涼茂突然問道。
“沒有,不是投奔高句麗去了嗎?”
劉封裝著沒事兒似的。他斷定,涼茂不可能知道自己跟甘寧他們有聯係。
這一問,或者是隨即問一句,或者是故意詐他一下。
甘寧他們投奔高句麗,是遼東的公開法。就連公孫康等人,也是這個口徑。
當然,這個法連他們自己都未必相信。但是這有助於抹黑魯肅、甘寧和江東。
“你以為他們真的會去投奔高句麗?”
“難道他們到了別處?回江東了?不大可能吧,他們沒有大船啊。”
“不管去了哪裏,你不要跟他們有什麼瓜葛,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另外,你這裏的江東人如何?”
“謝謝太守的提醒。我這裏的江東人還算穩定,給他們分了土地,絕大多數都不想走。百姓不過是想要過上好日子,回到江東,也沒有這麼多的土地。”
“你這個路子是對的,不過這裏去往江東要方便得多,還要心防範。”
“唉,其實我也不願意要這些江東人,便是給他們分了土地,仍然有人想回去,叫人頭疼不已。”
劉封的這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實情。涼茂是久經官場的人,對這種情況非常了解。
這樣才顯得真實。如果劉封口口聲聲江東人都不願意回家,一聽就是謊話。反而可能給涼茂留下不好的印象。
“唉,故土難離,這也是人之常情。總之還是對這些人心些為好。若是有能力,還是盡量在本地招募一些人為好。”
“這裏民生凋敝,人口大量逃離。本來人就少,加上招募兵卒需要大量金錢,也隻能這樣看一步走一步。”
劉封的這一點兒,也是實情。
現在帶方郡的七個縣,人口不及高峰時期的一半,連勞動力都缺乏,何況兵員呢。
“若是有可能,將來可以去中原招募一些人口來。我回去之後,可能接任魏郡太守,到時會倒是可以幫你一下。”
“哎呦,如此甚好,感謝太守,來,我敬太守一杯。”
魏郡屬於冀州,郡治在鄴城,下轄十五個縣,包括河南、河北、山東各一部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那裏人多地少,若是從那裏引進人口,還真有可能。
最大的好處,是那裏屬於漢地,文化相通,到了這裏,能很快跟劉封的兵馬融合在一起,比本地人融合的還要快。
以帶方縣為例,這裏純粹的漢地人其實並不多。即使是漢地人,也大多是幾代前,甚至是漢武帝設置遼東四郡時,那些人留下的後代。
其中很多人是跟周邊的三韓,濊人,東濊互相通婚留下的後代。也有不少人,幹脆就是周邊那些人移居到這裏的。
不僅帶方縣如此,帶方郡的其他幾個縣,情形也大致相同。
雖然剿滅了流寇、山匪、海匪,但是讓這些人真正認同自己,產生歸屬感,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晚上,涼茂跟劉封了很多,其中不乏肺腑之言,可見他對劉封還是還是寄於了很大期望。
晚上曹植和涼茂就留宿在官廨,第二早晨,徐舞蝶給曹植、涼茂和曹操一人準備了一根人參做禮物。
劉封等將領們把曹植和涼茂送上船,直到看不見人影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