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四三班的女生樊米有了一個新的外號,叫做“叨叨”,就是嘮嘮叨叨成天說話說個不停的意思,當然,這個外號是綠綠老師給她起的。
綠綠是一個特別喜歡給別人起外號的人,比如,他有一個朋友,是個年青的舞蹈家,有著健康的古銅色皮膚,成天在他的麵前炫耀,還要笑話他是白斬雞,沒有發育好。於是,綠綠就毫不客氣地給這位舞蹈家朋友起了一個外號叫“芝麻糊”。綠綠的同事熊老師是一個胖胖的很風趣的科學老師,綠綠就把人家的姓拆開來叫人家“能四點”。四三班有一個美國回來的特別乖巧可愛的男生閔蘇,長了一對兔子牙,綠綠覺得閔蘇的樣子與性格很像他小時候養的一隻叫比比的兔子,於是把閔蘇叫“比比”。四三班還有一個特別懶的男生,綠綠就叫他“懶懶”。綠綠跟芝麻糊和比比的故事都講過了,懶懶的故事以後再說,現在我們隻講綠綠與叨叨小姑娘的故事。
綠綠第一次見到叨叨就被她的氣勢嚇了一下,開學的第一節課後,又被叨叨滔滔不絕的問題嚇了一下,接著,綠綠又被叨叨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嚇了更大的一跳。
叨叨從來不好好地走路,總是一陣風似的在教室與校園裏來來去去,總喜歡從背後拍綠綠老師一下,然後從綠綠的胳膊底下鑽出腦袋來,然後把綠綠的胳膊像圍脖似的圍在自己脖子上跟綠綠說話。綠綠想,好吧好吧,每個小朋友都應該有個性,叨叨喜歡這樣跟人說話,那就隨她去吧。
叨叨也覺得綠綠這個人挺好說話的,這對於一個老師來講是多麼大的一個優點啊。一個老師要是長得不錯,成天笑眯眯的,講課也有趣,還比較幽默,再加上好說話這個優點,就很容易讓學生喜歡了。叨叨就發現,自己挺喜歡這個新班主任的。這種喜歡在叨叨小姑娘的心裏氣體似的每天都在膨脹,膨脹得讓叨叨覺得非得幹點兒什麼來抒發一下這種快活,於是,叨叨真的幹了。
那天,又是早晨,叨叨一進校門就看見走在前麵的綠綠老師了,她心裏頭的那種喜歡又膨脹了起來,於是,她一陣風似的跑上前去,一下子從綠綠的胳膊底下鑽了過去,順手,在綠綠的胳膊上,掐了一下!
哎喲喂,綠綠嚇了一大跳,等看清楚了是叨叨,就問:“你有什麼事?”
叨叨嘴裏塞滿了蛋糕,咕嚕著說:“沒事沒事。”
“哦,沒事你幹嗎掐我?”綠綠不解。
叨叨終於把嘴裏的東西吞下了肚,樂滋滋脆生生地說:“喜歡你唄!”
原來是這樣,綠綠想,喜歡就要掐一下,這可真是一種特別的示好方式。
從這一天起,叨叨每天見了綠綠,都要掐他一下。
有一天,是個周末。類思小學這學期有個新規定,一到周末就要進行語數外三門功課的階段過關測驗。好不容易三門課都考完了,放學了,可是叨叨的心裏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兒,好像有什麼事沒有做,可是是什麼呢?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語文的作文寫走題了?是英語的選擇填空選錯了項?是數學的應用題審題錯誤?還是別的什麼?叨叨老想不起來,急得嘭嘭敲自己的頭。等快走到媽媽開的小飯店門口時,看見廚房的小工武子哥哥在飯店門口給一隻雞褪毛,一下一下地揪著,叨叨才突然想起來了,原來是這一天忘記掐綠綠老師一下了。她馬上就在心裏提醒自己,明天可別忘了。
第二天,叨叨果然沒有忘記掐綠綠老師一下,後來她再也沒有忘記過。
叨叨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新班主任綠綠老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綠綠老師中午值班打飯的時候,很慷慨地讓她添兩次飯!
叨叨小姑娘的飯量是很大的,很大。能四點老師每次提起這事兒總是會把手掌比在自己的脖子上說:“這個小姑娘啊,她吃東西非得吃到,這裏,才罷休啊!”
綠綠第一次值班就發現了,叨叨的飯盒特別大,一直伸到綠綠老師的鼻子底下:“老師老師,給我兩勺飯,兩勺!”她伸出兩個手指頭,在綠綠眼前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