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創意活動中引起強烈的審美聯想,有以下特點:
標新立異。聯想的內容不是平庸無奇、司空見慣,而是立意新穎、出其不意。曾有一位日本人,數年前寫了一本關於家庭合理化的書,其中提到“洗衣機不僅能洗衣服,還可以用它來洗碗”,遭到了守舊人士的猛烈攻擊:“這不是讓人用洗尿布的東西洗碗嗎?”但事隔不久,法國就製成了便攜式洗衣洗碗兩用機,為經常驅車旅行的人帶來了方便。
和諧統一。創意過程中的聯想要達到美的境界,還要符合和諧統一的原則。如美國北部大雪不時壓斷高壓電線。在一次商量對策的會上,有人聯想加熱可以融雪,主張沿線安裝加溫裝置;有人想到振動可抖落雪,提出安裝振蕩器。這些想法似乎沒錯,但由於成本高,技術複雜,實施困難,難以采納。後來,有人提議,開來一架直升機,靠其速度和風力,神速地吹掉高壓線上的積雪。這個想法既新奇又現實,能既快且省地達到除雪目的,很快得到采納。
震撼心靈。在創意中,優異的聯想,可引發靈感,突破難關,帶來勢如破竹般的創意新局麵。麥克斯韋對電磁原理公式表述的審美追求,就是這樣的過程。
許多新的觀念和想法,往往由聯想的火花點燃。可以說,任何創意活動都離不開聯想,聯想又是孕育創意幼芽的溫床。大家如果曾為自己的生活毫無創意而苦惱過的話,那不妨從現在開始就想人非非,插上聯想的翅膀,沒準驚喜就在最不可能的瞬間出現。
大學裏最重要的七項學習
◎文/李開複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就讀大學時,你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包括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培養興趣、積極主動、掌控時間和為人處世。
經過大學四年,你會從思考中確立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表達中鍛煉口才,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獲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
離開大學時,隻要做到了這些,你最大的收獲將是“對什麼都可以擁有的自信和渴望”。
第一項學習:自修之道
教育家斯金納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幹二淨,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所謂“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
自學能力必須在大學期間開始培養。大學生不應該隻會跟在老師的身後亦步亦趨,而應當主動走在老師的前麵。聽課之前就把課本中的相關問題琢磨清楚,然後在課堂上對照老師的講解彌補自己在理解和認識上的不足。
應當充分利用學校裏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除了資深的教授以外,大學裏的青年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乃至同班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和學習夥伴。
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首先,一定要學會查找書籍和文獻,以便接觸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讀書時,應盡量多讀一些外文原版教材。其次,除了書本之外,互聯網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網上查找各類信息。
當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時,我建議你開始自學一些國際一流大學的課程。例如,嚐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放在網上的開放式課程。當你可以自如地掌握這些課程時,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麵對國際化的挑戰了。
第二項學習:基礎知識
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應用領域裏很多看似高深的技術在幾年後就會被新的技術或工具取代,隻有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才可以受用終身。
數學是理工科學生必備的基礎。很多學生到了大學,一旦發現本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不高,就會徹底放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但大家不要忘記,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的知識體係都建立在數學的基石之上。另外,數學也是人類幾千年積累的智慧結晶,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培養和訓練人的思維能力。學習數學也不能僅僅局限於選修相關課程,而是要從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掌握認知和思考的方法。
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溝通工具。在未來的幾十年裏,世界上最全麵的新聞內容、最先進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術,以及大多數知識分子間的相互交流都將用英語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