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9章 後記(1 / 2)

我寫《韓非子說故事》的書

寫了孫子寫老子,寫了老子寫孔子,寫了孔子寫有關三國的書,寫了《三國管理學》寫《韓非子說故事》。今天,《韓非子說故事》,落下了最後一個句號,無比高興。

成了書,總要對所成的書,寫個“後記”什麼的。寫些什麼呢?凡“後記”中應寫的內容,在我寫的前幾本書的後記中都已寫了,無須重複。

我寫的有關汲納我國傳統文化營養的書,已有好幾本了,寫在最近的是《三國管理學》,那是在2004年9月,至今已三年多了,那時的我74歲。現在的我,“老”已成為“朽”。眼力更不濟了,記憶力更不濟了,體力更不濟了,本來不想再寫什麼了,但是,我不寫什麼,圖清閑?這不是我的脾性,也不是我的習慣,我還是再次拿起筆來,寫《韓非子說故事》的書。

春秋戰國諸子林立,百家爭鳴,幾個主要的“家”,如道家、儒家、兵家等,其宗師人物我已分別地為他們寫了書,如關於老子的書、關於孔子的書、關於孫子的書,但對於法家,對於集大成的法家人物韓非子卻沒有著墨,總覺得是個憾事,於是我把他請了出來,寫寫有關他的書。

《韓非子說故事》寫出來了,首先要感謝在我寫作過程中參閱過的那些相關書的作者們,如《韓非子譯注》的作者劉乾先等先生、《韓非子校注》的作者張覺先生、《韓非子經典選讀》的作者王兆麟先生等。

在這裏,我還要著重地說說另外兩位年輕好友。一位魏萬磊,清華大學的博士生,是我的一位忘年交。他鼓勵我寫書;幫我收集寫書資料,從網上搜,從圖書中搜,把他搜集到的材料,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我;教我使用電腦,如教我如何運用下標;本書的書名《韓非子說故事》就是經他啟發確定下來的。一位是吳一丁,三年多以前的相識者,當時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高才生,也是我的一位忘年交,他教我學電腦,教我上網,教我收發電子信件等,我現在得以能較熟練地運用電腦寫書,他功不可沒。

書寫出來了,出版是個大問題。1984年出版《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的書,1996年出版《企業文化新綠》的書,這兩本書最初在尋找出版單位時都發生過很多困難,但最終還是比較順利地找到了出版單位,而且都取得了較好的出版效果,前者發行35萬冊,還有台灣本、香港本、英文本,獲全國通俗政治理論讀物二等獎。後者獲遼寧省的1997年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第六屆“入選作品獎”。在此後出版的《孔子管理學》、《老子管理學》、《孫子管理學》、《三國管理學》等書,都是經過嚴格審查後被出版社認可的。唯這一本《韓非子說故事》的出版問題基本沒有懸念,樣稿送給出版社後,一二周就給予答複了,同意出版並簽訂了出版合同,對此我十分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對我的信任,著重地向出版社的周蔚華、李豔輝、楊宗元、餘海等同誌致謝。

我寫書是得到了我老伴和我女兒們大力支持的,她們給我鼓勵,精神上關懷我,物質上支持我,時間上保障我,我衷心地感謝她們。

到圖書一條街去看看,書呀,真是浩如煙海,琳琅滿目,我以前寫的幾本書被掩埋於其間,深感慚愧。我不知,我今天的這本《韓非子說故事》發行後,將會遇到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