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病亡後,其嫡孫朱允炆繼承帝位(明惠帝)。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接二連三地罷免了一批諸侯王,以削減諸侯王的權勢。惠帝的叔父、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公元1360—1424年)對此大為不滿,時刻準備起兵謀反。
燕王朱棣鎮守北平(今北京)一帶。謀士道衍獻計於朱棣,在燕邸(元朝在北京的舊宮殿)一僻靜處築起高牆,在裏麵練兵和製造武器。可是高牆隻能擋住探子的視線,卻擋不住操練和打擊的聲音。一旦惠帝知道他們在高牆裏麵練兵和製造武器,燕王就會招來殺身之禍。道衍又想出一條妙計,他命人在燕邸裏養了許多鵝、鴨、雞,一天到晚不斷的家禽聲,把操練聲和打擊聲都給掩蓋住了。
公元1399年,朱棣趁朝中混亂之機起兵謀反,1402年攻破京師(南京),奪取帝位,即為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