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太監安德海奉慈禧太後之命,出京城結納外臣。因清宮曆來有條祖訓:“內監不許私離京城四十裏,違者由地方官就地正法。”慈禧囑咐安德海悄悄出去,暗暗回來,不得張揚。哪知安德海驕橫慣了,出京城沒幾天,他就在船上升起大旗,大肆張揚,讓沿途官吏接送,收受賄賂,所到之處,雞犬不寧。船入山東境內,山東巡撫丁寶楨(公元1820—1886年) 接到德州知府報告,說是安德海已到德州境內,丁寶楨問知府見到聖旨沒有?知府說沒看到。丁寶楨猛地拍一巴掌,說道:“好!你現在立即去將安德海一行提來。”丁寶楨之所以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一是他知道內監不得私自離京的清宮祖訓,二是他對慈安、慈禧間的矛盾了解得很清楚。丁寶楨心想,安德海是慈禧的人,他此次出京必得慈禧的暗許,而慈禧不降明旨,說明東西太後間有矛盾。丁寶楨決定向東宮太後慈安請旨發落。不久,東太後降旨:著令丁寶楨將安德海就地正法。
丁寶楨正準備執法時,忽聽一聲:“西太後懿旨到!”安德海以為撈到了救命稻草,從地上蹦起來,叫道:“姓丁的,這回看你怎麼收場!”丁寶楨不慌不忙,大聲吩咐:“前門接旨,後門斬首!”西太後的懿旨是:火速將安德海押解回京。不過,在丁寶楨接旨時,安德海的腦袋已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