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分兵屯田(2 / 2)

一聽是楊平,桓武放下了手舉著的杯子。

“善守者無赫赫之功。以前我看了這個楊平,不過如今看來,他已經得了楊純老兒的幾分真傳。楊羨既然以此人殿後,自然不會給我們機會,不必追擊了。”

梁軍與蜀軍在這渭水兩岸相持這些日子,雖沒有大規模的交戰,可私下間規模的試探卻是發生的。

楊平的年齡不算太大,可是行軍布陣的風格,卻給人以老成持重的感覺。

“主公,蜀軍退入散水關後,趁著他們主力回蜀,我們要不要奪回散水關?”

散水關是雍州入蜀的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有了它,中地郡南部區域的安全便有著保證,沒有它,那麼這廣闊的區域便會時時暴露在蜀軍的兵鋒之下。

“不用!”桓武很是肯定,“散水關離我軍的城寨不過二十裏,離蜀軍的城寨卻有數百裏。放在楊羨的手中,蜀軍他日北出,我們便能第一時間掌握動向。”

散水關放在蜀軍手中,楊羨也不可能在裏麵放上幾萬大軍,因為後勤根本支撐不住。以蜀軍駐守散水關的兵力,於梁軍沒有多少威脅。

相反,一旦蜀軍大規模增兵散水關,那麼便相當於預警。以前梁軍要掌握蜀軍的動向,必須橫跨數百裏蜀道,可現在隻需要二十裏。

方雨亭很快明白了桓武的意思,不過有些擔憂。

“可是這樣一來,中地郡南部就必須屯守一支兵馬。而且,需要相當可靠的家夥鎮守,才能穩住局勢。”

方雨亭一言,桓武卻是一笑,似乎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

“主公心中已經有了囑意之人了麼?”

“孟清!”

散水關。

蜀軍主力退入了這座雄關之中,大量的物資也運到了這裏。

一時間,這座關隘熙熙攘攘,變得十分擁擠,蜀軍的兵士甚至找不到落腳的地方。

“主公!我軍是否要放棄這座散水關?”

城關闕樓之中,一眾蜀將有所爭議,對於這座雄關是守是棄?

散水關雖然是益州與雍州的交點,卻一直被稱為關中門戶。因為散水關往北二十裏,便是廣袤的關中平原,關中一方的勢力能夠將大量的物資運往這裏,抵禦益州方向的敵軍。

而相反,益州方向的勢力雖然能夠通過散水將物資運送到散水關,卻有數百裏的距離,價值要了許多。

楊羨搖了搖頭,道:“我軍他日北出,亦會經過散水關。今日若棄,他日亦要複奪。經此一戰,梁軍應該不會再興兵奪關。至於糧草轉運,可分兵在米倉道上駐軍屯田。”

米倉道險塞,可數百裏長道之上也有著零零散散一些區域,地勢相對平坦,適宜耕種。分兵駐守,一來可以作為蜀軍進軍散水關的支點,二來也可以緩解軍糧上的壓力。

蜀軍要想要北伐,那麼便必須經營好米倉道,這條蜀軍北出最為重要的交通要道。

“謹遵主公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