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竟然跟蒙元暗通,秦帝就不怕引起眾怒?”羅萱驚駭之餘,也有幾分不可思議。因為蒙元與梁金一般,都是異族帝國,起源於東北異族。從梁金立國起,中原各國都采取了一致的態度,拒絕與梁金有任何往來,也拒絕承認梁金的地位。也因如此,梁金對於中原諸國仇視非常,南侵時對於諸國王室沒有任何留情,犯下了累累罪行。
西秦若跟蒙元同盟,不易於承認蒙元的地位,這無疑是一種背叛。
不過細細想來,又是理所當然。
因梁金南侵,席卷下。下局麵已經大改,原本中原數國僅於西秦、楚夏。西秦一直覬覦川蜀之地,恰恰羅褚梁定川破蜀,將川蜀納為楚夏領土,彼此有了深切的利益衝突,背後捅刀子與敵人的敵人聯合,一切也在情理之中。
隻是蒙元、西秦結盟一起對付楚夏,楚夏就算未有仙門為患,情況都是不妙,更何況當前這錯綜複雜的局麵,更不得有失。
北原與楚夏的關係早已因先帝的離世,由蜜月期到了現今的貌合神離。羅萱對於當今的楚帝並沒有多少好感,隻是戰事一起,北原不可能獨善其身,一但打起來死傷在所難免。這種沒有意義的戰爭是她最不樂意見到的,心念於此,她果斷道:“那還等什麼,必需在事情生之前,將仙門揪出來,興許可以阻止戰爭。”
羅褚梁高架著二郎腿道:“要是那麼簡單,你老子我也不用藏著掖著了。仙門在封都的內應是何人我隻是猜測,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而且人家數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還跟我們有仇。這片麵之詞就以我在楚夏政局上的可憐力量,不被對方用口水淹了都怪了。”
孫奕腦中浮現一個人名,驚呼道:“不會是秦惘之吧?他跟北原的不對盤,世人皆知。嶽父若是指名道姓的秦惘之的不對,八成會給套上誣蔑政敵的罪名。以嶽父的身份,幹出這種‘下作’事情,保證又會有個持功自傲什麼的亂七八糟的頭銜,非但沒用,反而助長了秦惘之的聲勢。”
羅萱驚疑道:“不可能是他吧?秦惘之是陛下麵前的第一紅人,盡管在權勢政治資本上比不過杜相,但論受寵程度卻遠勝之。幾乎可以斷定,一但杜相下來,楚夏相必將是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站在文臣之巔。現在他與楚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以他的身份,很難想象會做出對楚夏不利的事情。”
羅萱性格即是如此,實事求是,講究真實。盡管她很討厭秦惘之,卻不否認秦惘之的能力以及在楚夏的地位以及重要性。
“所以不好辦,連你都很難相信,何況是他人?”羅褚梁一臉無奈的道:“你們還不知道秦惘之與東方先生是師出同門吧?”
羅萱愕然的瞪著眼睛,竟然不出話來。
連羅萱都不知道,孫奕就更不清楚了,聳了聳肩膀,表示自己全然不知。
羅褚梁道:“東方先生曾評價過他這個師弟,生的賭徒,隻是生不逢時,若早生幾年,趕上亂世,必有一方大作為。他入世時,下幾乎抵定,沒有揮的餘地。還記得他最先投奔的對象是我,給我出了三條毒計,慫恿我造反。平心而論,若真依他計策而行,楚夏估計真要滅了。隻是他的計策太損了點,讓我跟蒙元聯盟,引異族軍馬南下,共分楚夏。哈哈……”到這裏,他一陣大笑:“我羅求財這一生對得住地良心,當年就是因為異族屠村殺了我父母全家,我才拉人馬與梁金死磕,讓我引異族南下,萬做不到。當時我就給他轟出了軍營,若不是看在他是東方先生介紹來的,打死他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