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達摩在少林寺麵壁九年,創立禪宗之後,少林寺便成了禪宗祖庭。
經過數百年的演變,禪宗又分成五家七宗,分別是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等五家,加上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和楊岐派,合稱為七宗。
此時的少林寺方丈誌隆禪師便是出自江西洞山的曹洞宗。
在此之前,少林寺方丈一職是由七宗中有德望的高僧輪流擔任的,也就是說少林方丈屬於禪宗但並不一定是出身少林。
少林方丈可以是其他寺廟的和尚,當上一任方丈因為各種原因離職後,便在七宗中重新選一次,獲勝者到少林寺來當方丈。
這牽扯到各宗派之間的明爭暗鬥,不過自從東林誌隆當了少林寺方丈後,此後的少林方丈都是出自曹洞宗,而曹洞宗也成了禪宗各宗之首。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誌隆禪師不是一個簡單的和尚,他很懂得把握時機。
楊康來到少林寺是幹什麼呢?不用想,他肯定不是來遊玩的。
楊康來此正是為了那NB無比的《九陽神功》而來,按照時間推算,現在《九陽神功》一定還在少林寺,所以楊康不遠千裏的來到少林寺就是為了這部《九陽神功》。
自從上一次和西毒歐陽鋒打了一場後,楊康就發現自己和一流高手之間的差距,為了在這個以武為尊的江湖中生存下去,楊康一定要有讓別人不敢小瞧自己的武功,可是之前得到的《九陰真經》是個殘次貨,沒辦法,楊康隻好把目光對準了藏在少林寺的《九陽神功》嘍!
在山下,楊康雇了兩個人,又買了許多禦寒的僧衣,讓後就領著人來到了少林寺。
佛家講究的是廣結善緣,此時示好總比以後悔恨來的好。
這便是一切的前因後果,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楊康還不清楚這些,他對這些錯綜複雜的宗教關係雖然有所了解,但並不真的精通,此刻他正興致勃勃的參觀著少林寺,這裏在後世可是著名的旅遊景區。
當然他最在意的還是藏經閣,那裏不僅有少林七十二絕技,還有他向往已久的《九陽神功》。
少林寺的方丈親自招待了楊康,飯後,少林方丈問楊康道:“不知楊公子來此何時,貧僧定然鼎力為之。”
“哦,方丈大師不必如此,我今日來少林寺是因為家中母親信佛,過些日子就要過年了,想著這幾日為母親大人抄寫一下少林寺裏的佛經,好讓母親高興一下,順便也好沾染一下佛經的氣息。”楊康隨口說道。
“既然楊施主有如此孝心,貧僧又怎能不成人之美呢,如此,我讓小徒領楊施主到藏經閣抄寫佛經便是。”
說完,方丈便叫過來了一名小和尚,讓他領著楊康去藏經閣抄寫佛經。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