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序章 天啟的恩怨情仇(1 / 3)

大明熹宗、達、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光宗貞皇帝第一子也,於萬曆三十三年乙巳十一月十四日生,母曰:孝和皇太後王氏。

啟帝可以是一個很倒黴的皇帝,從出生開始,他就很倒黴。

他爺爺明神宗萬曆皇帝寵信福王生母鄭貴妃,不喜歡他奶奶王恭妃,欲廢長立幼,立福王為太子,造成了萬曆朝有名的國本之爭。

他父親朱常洛最後雖然被封為太子,卻一直不受他爺爺待見,甚至出現了鄭貴妃指使人闖入太子居住的慈慶宮,持棍要打太子朱常洛的稀奇事,這也就是明末有名的梃擊案。

他父親都過的這麼淒慘,他這個皇太孫的日子自然也不好過,更為倒黴的是,他母親王選侍也不受他父親朱常洛的待見,最後甚至被他父親的寵妃李選侍毆打淩辱至死!

他的苦難還沒結束,尤為淒慘的是,他還被明神宗指定給殺母仇人李選侍撫養!

他童年和少年時期過的日子之淒慘可想而知,這就使得他特別依賴他的乳母客氏,因為整個皇宮,就客氏對他好。

淒慘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總算熬過去了,他父親明光宗也繼位了,他也成了皇太子,貌似幸福的日子就要開始了。

但是,倒黴催的,他父親才繼位一個月,就被鄭貴妃聯合浙黨,先是一通瀉藥下去,讓他拉了個半死,然後一顆紅丸下去,直接要了他的命,這就是明末有名的紅丸案。

他父親去世了,他這個年僅十五歲的懵懂少年就要繼位當皇帝了,貌似這下他總算是熬出頭了。

可惜,他父親剛一去世,李選侍便勾結鄭貴妃,移居乾清宮,把他捏在手裏,想要垂簾聽政!

還好,這個時候東林黨人楊漣、左光鬥等挺身而出,促請群臣闖進乾清宮將他救出來正位登基,並將李選侍趕出了乾清宮,這就是明末有名的移宮案。

他繼位之後,感念東林黨的擁立之情,提拔了楊漣、左光鬥、趙南星、高攀龍等從龍的功臣,許多正直之士也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方從哲等奸臣則逐漸被排擠出去。

而後,他又在東林黨的建議下,迅速提拔了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等人駐防遼東一線,抵禦後金進攻。

啟初年,可以是眾正盈朝,內外一心,吏治清明,百廢待興,大明又漸漸顯露出中興之姿,他很有望成為一位中興之主。

但是,這個時候,一個不起眼的太監抓住時機,迅速竄起,最終,獲取了他的信任,並利用他的信任逐漸掌控了朝堂的大權,原本中興有望的大明又掉入了深淵。

這個太監就是魏忠賢,他原本隻是個目不識丁的市井無奈,因好賭成性,輸的還不起賭債,閹了自己,混進宮中。

他先是通過引薦自己進宮的恩人魏朝,拜入當時的大太監王安門下,騙取了王安的信任,然後利用王安的信任搶了與魏朝對食的假妻客氏,將魏朝放逐到鳳陽,而後,他又利用客氏在啟麵前的恩寵,一把掀翻了大太監王安,將他害死,從此獨掌宮中大權!

客氏和魏忠賢對他溫柔體貼、關懷備至,還為他出謀劃策,協理朝政,啟自然對他們言聽計從,信任有佳。

但是,正因為他太過於信任客氏和魏忠賢,東林黨有意見了,當然,這個有意見並不是爭寵什麼的,主要是因為,曆朝曆代無數血的教訓,婦寺幹政,下必亂!

於是,東林黨建議啟按例將客氏趕出皇宮。

於是,客氏與魏忠賢狼狽為奸,開始反擊東林黨人。

這個時候,啟做出了選擇,他,選擇,繼續信任客氏和魏忠賢!

封建皇朝就是這樣,有了皇帝的信任,就有一切,最後,自然是魏忠賢和客氏勝出,東林黨人幾乎被他殺了個精光,東林書院也被他搗毀了,滿朝文武都換上了他的幹兒子、幹孫子等閹黨中堅。

啟這樣做,是對還是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