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雖讀書人出身,卻於讀書人不善,大將軍府治下,至今未重開科舉,其中之意可見一斑哪……視今日朝堂,我等竟要與往日販夫走卒同朝為臣……如此,置天下讀書人顏麵於何地……著實羞煞了先人!”
說到這,陳名夏分別看了張煌言和李顒一眼,“本官得殿下破格提攜,忝居左布政司一職,按理說,該為殿下效犬馬以報……然,陳某自小讀聖賢書,知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國朝計、為社稷計、為天下芸芸學子之福祉計……陳某本意,請張大人向殿下力諫廢除眼下舉薦取仕之法,重開科舉……除內臣之外,外臣取仕皆由內閣決定……重組內閣,增設閣臣至十一人,增設軍機大臣至九人,至少四人須兵部舉薦……北伐軍一分為二,由殿下與內閣各執掌一部等四項……。”
陳名夏說到此處,臉色黯然,竟還拿手擦拭了一下眼角,悲痛萬分地道:“然諸位想來已經知道,藩司大人誠意勸諫,被殿下一口回絕……且有降罪之意啊!”
堂內群議紛紛。
劉餘謨更是跳將了起來,大聲呼道:“……諸位,藩台大人為了吾輩前程,不惜向議政王殿下力諫……吾等豈可坐視諸位大人蒙冤受罪……?”
於是乎,堂內一片喧囂聲響起。
更有人呼喊起口號,“我等須向殿下請願!”
張煌言回頭看了李顒一眼,李顒不著痕跡地搖了搖頭,張煌言沉默了下來。
而此時,陳名夏抬了抬手,堂內頓時又安靜了下來。
陳名夏憂鬱地聲調響起,“陳某赤心一片,隻為國朝長治久安,絕無私心……可惜,殿下用人唯親,不信我等忠義之士,反倒是寵信象馬士英這等奸倿……陳某心痛啊!”
這一邊說著,一邊擂起胸來。
於是堂內又是一陣嘩然。
“陳某原本想著,以江南學院和商學院數萬學子,聯名向殿下陳情,然,諸位也知道,江南學院總督辦是殿下的親生父親,自然是無法如願的……故,陳某今日請諸位前來,就是想請諸位賢達,以自己之人脈,聯絡各自同道中人,與商學院萬餘學子一同,向議政王殿下請願……就算殿下因此降罪,亦可向天下人展示吾等磊落之心……還請諸位不惜身家,為天下請命!”
說到這,陳名夏起身,向堂內四圈作揖。
堂內所有人起身還禮,臉上所露出的皆是慷慨悲憤之色。
“吾輩願追隨藩台大人,向殿下請願!”
張煌言、李顒四目一對,也起身齊聲道:“……雖千萬人,吾往矣!”
……。
吳爭確實沒有預料到,事情突然會演變成這樣。
兩日之後,杭州城內,突然出現了無數學子、生員的請願隊伍。
他們的主要訴求統一,就是要恢複科舉,廢除薦舉取仕。
吳爭得悉時,場麵已經受控製。
原本認為王一林之事,這是一個小插曲,最多是個小風波,可事實上,這顯然是一場利益分配的博弈。
但,就算到了這個時候,吳爭依然不認為,這是一場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