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全麵深入了解睡眠(1 / 3)

人為什麼要睡眠

對於人來說,睡眠如同食物和水一樣重要。睡眠是保證我們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的重要環節。如果人體長時間不睡覺,就會感覺頭重腳輕、反應遲鈍、優柔寡斷、思路淩亂、講話失誤、動作失調等。

睡眠過程中,我們的精神狀況、身心健康、身體素質、免疫功能都得以改善,同時對細胞的生長和修複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睡眠時,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大腦細胞得到保養、補充和恢複。而人在瞌睡的時候,單憑毅力保持長時間的清醒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對身體使用摧殘的辦法來抑製睡眠中樞,時間一長很有可能出現神誌恍惚。如果睡眠充實,大腦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那麼次日清晨起床以後就會頭腦清晰,精神煥發,大腦一整天可以有條不紊地處理更大量的信息,同時也會思維敏捷、判斷準確、預測能力增強,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因此睡眠好也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是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必要條件。

遠離“垃圾睡眠”,享受健康人生

認真回憶一下,你睡覺的時候,是否有以下幾個習慣?

1.看電視、聽音樂或者玩電腦的時候睡著。

2.強迫自己按“點”上床睡覺、起床,而且這時間“點”總在調整。

3.自然醒來後,想著再“賴會兒床”,強迫延長睡眠時間。

4.晚上不睡,白天補覺,雙休日補覺。

5.工作壓力大,晚上需加班,在高強度的工作結束後馬上入睡。

如果以上五種習慣,你都或多或少有過的話,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目前所擁有的睡眠是—垃圾睡眠。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些隻是自己的習慣而已,但是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掉了。而這些壞習慣給你帶來的,就是“垃圾睡眠”。

“垃圾睡眠”一詞源於英國,是英國睡眠委員會使用的一個術語,特指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低的問題。英國睡眠委員會表示,“垃圾睡眠”與“垃圾食品”相對應,希望借此提醒人們,這兩個問題已經成為目前英國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兩大“殺手”。

更為嚴重的是,目前這種睡眠方式已經逐漸從青少年演變到了職場白領、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那麼,“垃圾睡眠”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習慣性脫發

每天早上起來,當你梳頭發時,發現頭發大把大把地脫落,會連自己都嚇了一跳。看著一頭美麗的秀發,一天天減少,最後不得不忍痛割愛,剪成短發。你是否想過,這是由於“垃圾睡眠”引起的呢?睡眠時間的長短與脫發無明顯關係,但是脫發卻與睡眠質量密切相關。而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皮膚及附屬毛發的正常新陳代謝。因此,我建議,脫發的人群盡量做到每天睡眠不少於6個小時,養成定時睡眠的習慣,保證睡眠質量。

突然冒出的啤酒肚

也許你不是很在意你的形象問題,但在不經意間冒出的“啤酒肚”會讓你在眾人麵前很尷尬。這不僅是因為海吃海喝的問題,它很有可能源於你的“垃圾睡眠”。“睡不好,心裏煩,還有很多工作沒做完”;熬夜寫策劃,夜裏經常做夢,腦子裏總想著未完成的工作。這種“夜不能寐”的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讓你感覺身體“沉重”了,事實上因為“垃圾睡眠”,你的體重的確增長了。

總是丟三落四

早上出去上班,發現忘記帶做完的策劃,趕緊回家,到了家裏卻死活想不起來忘記要找什麼了;公司的晨會上,明顯可以看到你眼神渙散,回答問題時反應遲鈍、經常出錯;一天的工作開始了,明明是領導剛剛吩咐下來的工作,你卻望著領導離去的身影摸不著頭腦,“領導剛才好像是說什麼來著?”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證明,擁有充分的睡眠,保持清醒和睡眠的自然周期才是最可靠的能長久促進記憶力發展的好辦法。

失眠抑鬱症

如果你總是會出現一些情緒低落的情況,常感到疲倦或缺乏活力、坐立不安、煩躁不安,甚至有了“求死”的念頭,那就要謹防抑鬱症了。我們常常聽到“失眠抑鬱症”說法,的確,失眠和抑鬱之間有著天然的聯係。“垃圾睡眠”,必然會導致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工作質量下降,本來很棘手的事情可能因為沒有睡好而更加做不好,做不好就熬夜加班,長此以往形成了惡性循環。相反,如果睡得好,人就會覺得精力充沛,心情愉悅,相反,就會無精打采、心情煩躁,甚至可能導致抑鬱的症狀。

呼嚕打得震天響

每天晚上,當你的呼嚕聲把別人吵得睡不著時,別以為你睡得很香甜,事實上,因為打呼嚕,也讓你自己睡得不解乏。不僅如此,晚上有時還會因為打鼾把自己憋醒,並且患上慢性咽炎。另外,第二天早晨起床也會覺得頭痛口幹,白天沒精神,注意力下降,情緒還非常急躁易怒。長期的“鼾症”不僅對健康有害,而且影響他人安寧,甚至發生睡時呼吸暫停或窒息,乃至屢次突然驚醒,這在醫學上被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日久可致肺源性心髒病,導致心力衰竭。

若隱若現的“癌症陰影”

也許,你會覺得“垃圾睡眠”隻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但如果告訴你,“垃圾睡眠”可能會導致癌症,你是否會大吃一驚?沒錯,“癌症”這個讓人聞風色變的詞,很有可能僅僅是由於睡眠不健康造成的,而良好的睡眠是戰勝癌症病魔的法寶。

那麼,怎麼辦呢?

我想,不用我說你也會明白,最好的辦法是遠離這些垃圾睡眠,還自己一個健康的睡眠!

睡出精氣神:全麵少眠的時代,你睡得好嗎

睡眠是“受傷心靈的藥膏,大自然最豐盛的菜肴”

當今社會是一個全民養生的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都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觀點:不要在拚命工作的同時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否則後悔就晚了。

近兩年,我常常會接待一些拿著別處養生專家、保健專家給開的藥方,卻到我這裏來求助的患者,說是明明按照專家的藥方吃下去,效果卻不明顯。

每每至此,我都會微微一笑。仔細觀察坐在我麵前的人,兩眼無神,眼中充滿血絲,或眼袋很深,或精神恍惚,一個明顯的信號就是缺覺。因此,我想說的是:當你全盤接受專家給你的養生建議時,卻忘記了一個最根本的事情—睡覺。

“三分調、七分養。”在人體髒腑失衡的情況下,使用藥物固然很重要,但歸根結底是對身體進行調養。“養”就是在日常睡眠、飲食、運動等方麵養成良好的習慣,使身體盡快地恢複元氣。正所謂“安寢乃人生最樂”,古人有言:“不覓仙方覓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氣爽,真不啻無際真人。”這種充足睡眠給人帶來的快樂,確實萬金難買。

睡眠,作為一種重要的醫療輔助手段早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以精通三教九流著稱的清代學者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養成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老百姓也常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睡覺為什麼對人的身心健康如此重要?

中醫認為,人的體表有氣運行,像人體外圍的衛士,名衛氣。衛氣是固攝陽氣的,它在人體體表不斷地運化行走。白天衛氣行在人體的陽分裏,晚上則行到陰分裏,就是行於陰經。陽氣隻要一入陰經,人就想睡覺。衛氣在陰經中行走完,出離陰經的一瞬間,人就會醒來。因此,正常人應該是白天特別精神,晚上困倦,這叫“營衛之行不失其常”。等到人老了,氣血衰弱,肌肉枯槁,氣道幹澀,元氣不足,白天就不夠精神,昏昏欲睡,到了晚上精氣也不足,又睡不著。人睡眠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壽命的長短,睡眠是陰,我們要用夜晚的陰來養白天的陽,養白天的精、氣、神。

說得更形象些,睡覺的過程就好像是手機的充電過程,是人體恢複精力所必需的手段,由於有專門的神經中樞管理睡眠,所以在睡覺時,人腦隻是換了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儲存。

大量的臨床實驗證明,處在睡眠狀態下的人,肌肉會放鬆,神經反射減弱,體溫下降,心跳減慢,血壓下降,新陳代謝減慢,胃腸道的蠕動明顯減慢,意識消失,此時,正是給身體充電的最佳時刻。

相反,當一個人睡眠不足的時候則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危害。

醫學認為,每天睡眠時間減少一到兩個小時屬於輕度睡眠剝奪,減少3~4個小時屬於重度睡眠剝奪。如果一個人18個小時沒有入睡,反應時間將從秒變為秒並繼續變長。而普通人將開始體驗陣發性昏睡,不管在任何地方,大約持續2到20秒,之後你會發現需要重新讀一遍剛才讀過的東西。你的眼皮變得越來越重,到了20個小時時,你將開始打盹。

而根據研究表明,這時正常人的反應速度基本等同於血液中酒精含量為的人—若保持這個數值駕車,你將在很多國家遭到拘留。你還會忘記很多事情,例如二次檢查姓名的拚寫,或在山坡上停車時設置刹車等。

因此,如果長期缺乏睡眠,必然導致體力透支、身體疲勞,進而誘發各種疾病。想象一下你反複刷一張信用卡卻不按時向銀行還錢時的情景吧!最終會發生什麼—你的信用卡被銀行注銷。

別以為這都是天方夜譚,如果你長期缺乏睡眠,結果正是如此。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需的過程,是機體複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幾乎每個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都需要美美地睡上一覺,難怪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曾用詩一般的語言稱頌睡眠是:“受傷心靈的藥膏,大自然最豐盛的菜肴。”

今夜睡眠好,明天精神更好。但願每個人都能“夢”想成真—睡覺睡到自然醒!

夜深了,忙碌的人兒,請停下你的腳步,卸下你的行裝,睡吧!晚安……

睡眠不足——現代都市人的通病

應該說在四年前,當我在一本健康雜誌中看到“24小時社會”一詞時,我的“小宇宙”便不安分起來了。

“24小時社會”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說的是現在的都市好像一台24小時不停運轉的大機器,人們夜以繼日地在這個“大機器”中奔波著。尤其是夜間工作、玩樂……白天困倦、睡覺……這種長時間的日夜顛倒導致睡眠不足,是現代人的通病。

睡眠是人自我保護的一種自主行為,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睡眠時全身各種功能降低、骨骼舒張、肌肉放鬆、心率減慢、血壓降低、呼吸減慢、吸氣延長、代謝減低,即可穩定神經係統的平衡,可以調節人體各種生理機能,可以消除疲勞、彌補損耗,有自然的滋補作用,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

在《素問·生氣通天論》中也有同樣的說法:“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憂筋骨,不見霧露。反此之時,形乃因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陽氣是人的正常活動現象,但人體陽氣在薄暮時間已趨向內移,體表陽氣已呈收斂、閉拒狀態,此時應當無擾筋骨,無見霧露。也就是說,白晝宜進行一切活動,到夜晚就應該休息,否則長期睡眠不足,則耗傷氣血,導致人的身體健康受損,心神不寧,特別是心腦得不到休息,易給人的身體,精氣神帶來很大的危害。

“睡債”越積越多,疲勞得不到解除,人就會有諸多不適的症狀,比如頭腦長期昏沉、周身疲乏、精神不爽,易於導致衰老和疾病等。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圖書編輯的,工作十分努力,經常深夜一兩點還在埋頭工作,家人勸她休息,可是她還是不肯放下工作。但奇怪的是,她的工作效率並不高,她的工資是按字數拿稿費的,每個月的工資都處在編輯部成員工資中的中等水平。而其他幾位拿得多且跟她同樣稿酬標準的編輯,也沒有像她一樣天天晚上熬到深夜。

她的婆婆對此很不理解,說她天天掛在網上聊天了。可是我這朋友卻很委屈,覺得很冤枉,因為她的確是在很努力地工作的,隻是腦袋整天昏昏沉沉的,效率不高,加夜班也是為了多掙點。

她很煩惱,所以來找我。聽她訴說自己晚上加班且工作效率不高的情況,又遭到家人的誤解,我很同情她,但必須得和她好好溝通一下。

我跟她說:“我想你可能進入了一個作息的誤區。要知道腦力工作者,是要學會科學用腦的,隻有睡好,才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進行創造性的活動。長時間地‘開夜車’,會影響大腦的作息機製,並且對身體健康也不益,工作效率也不高。因為人有‘早起晚睡’的作息規律,同樣,依據此作息規律,人的大腦也在遵循這一規律而白天清醒,晚上需要休息,也隻有這樣,才能使大腦處於一種平衡的興奮狀態,有益於大腦的休整和功能發揮,有益於腦力工作和身心健康。可是如果你總是在晚上熬夜,導致用腦時間過長、就會使腦細胞由興奮狀態轉入抑製狀態,使自己變得頭昏腦脹、思維遲鈍,甚至還會嚴重地損傷腦細胞,當然想提高工作、學習效率也是不可能的,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所以在學習—段時間之後,一定要休息片刻,才能恢複腦力,使學習、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尤其是在晚上,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保證大腦的休整。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該睡覺時,一定要睡覺,不能用熬夜的方式來‘磨’自己的工作任務,要知道熬夜獲取的那一點點工作量,則可以影響第二天一天的工作效率。所以夜晚熬夜工作、學習的人一定要改!好好睡覺,才能獲得更好的工作和學習效率!”

聽我這麼說,朋友表現得有些不屑,她說:“是的,你說的我都懂,可是我一事到臨頭時,就不行了,習慣性地熬出工作來!很難改變!”

我耐心地給她講道理:“這個道理很淺顯,很多人應該明白,但是我的意思是我得把這個道理重點提出,讓你更明白,就是希望你能引起重視,能改改作息時間啊!”

“可是我怎麼改呢?”朋友無奈地說。

“其實,很簡單,我告訴你!”

我想有我這位朋友的想法的人不再少數,針對避免熬夜,保證睡眠充足,在此我給出以下建議,請大家學習參考:

首先,要認知到熬夜的危害性,自覺不熬夜。

我想熬夜的危害性,應該人人都知道,隻是知道的不那麼科學而已。既然知道熬夜不好,那麼就把這個思想強化,避免熬夜。如果再熬夜(夜間工作,學習,玩樂……)時,跟自己講:熬夜會讓我變得不健康,變得工作效率不高,變得不漂亮,變得更易衰老等。進行自我暗示,來強迫自己不熬夜。

其次,保持規律性作息,工作、學習時要避免幹擾,最好按計劃完成,別把熬夜加班當替補。

很多人白天工作時不努力,總覺得晚上加會兒班就趕出活來了,長期這樣下去,什麼事都熬夜來做,養成心裏依賴當然不好。所以要改變,從白天工作、學習時就開始改變態度,白天事白天畢,不要用熬夜來完工。堅持這麼做,你才會獲得充足的睡眠的同時,享受規律的健康生活。

再次,如果你確實是夜工作者,那麼我建議你盡量補足睡眠。

很多人是輪班工作者和夜工作者,這種情況,就要建議你如果有條件,盡量換工作。如果不能換,也最好要求一段時間進行工作時間的調換,並且白天盡量保證8小時睡眠,要保持睡眠環境的安靜和黑暗。

如果你是失眠導致睡眠不足,那麼建議你早些看醫生,早做各方麵的調整,必要時可以結合營養藥物、安慰劑,配合暗示性語言、行為等,來糾正睡眠問題。當然也可以參考本書的相關自我安眠保健內容,防治失眠,保證好睡眠,養護好身體,達到幸福、健康、長壽的目的。

五髒功能是睡眠活動的基礎

晚上睡不著覺,輾轉反側,連續起身,聽著外麵時不時呼嘯而過的汽車聲,說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這不,有一天我就接待過這樣一位患者,是一個30來歲的男性朋友。他一進門就說:“醫生,最近我的睡眠特別不好,老是起夜,睡不著,在床上翻來覆去,有時候到淩晨一兩點才睡著,但不一會兒就醒了,睡眠很淺。”

於是,我便問:“你是不是最近碰到了什麼心煩的事情?”

這位患者大吃一驚,說:“你怎麼知道?唉!我最近運氣很差,生意上資金周轉不開,本想抵押房子,結果申請不下來。找朋友借吧,一下湊不上那麼多,總之很棘手。腦子裏每天就這事,越想越亂,越想越睡不著。”

聽完他這一敘述,我大致知道了他的情況,為了進一步確認,我又問道:“有沒有消化不良,比如拉肚子的情況?”

患者立馬又作出吃驚的表情,連忙說“有”。

對此,我心裏就有底了。這位患者屬於心脾兩虛。這一類的人除了心神慌亂、健忘、精神疲憊、睡得淺而容易醒來之外,還伴隨有脾胃(消化係統)不適的問題。因此,我給他開的方子是健脾食方,即“四神湯(蓮子、淮山、芡實、茯苓)”,另外像紅棗及薏仁也都有補益脾胃的效果。

也許,有人會問,睡眠不好為什麼會牽連到心脾之類的五髒上來呢?其實,失眠和人體的“五髒”—心、肝、脾、肺、腎都有關係。關係最直接的是“心”。中醫所謂的“心”不單指“心髒”這個器官,還包括主管分析、思考、記憶、睡眠等腦部及自律神經的功能。五髒是睡眠活動和一切生理活動的基礎根底。先天之精化為五髒軀體,五髒主軀體又生化後天之精,以為氣化活動基礎。五髒藏精,雖有《本神》血脈營氣精之論,此言其大體也,實則五髒之形質、皮肉筋脈骨軀體以及精血津液,無不是精之存在與盛衰的體現。因此,五髒之精充盛,其氣化活動才有充足化源,睡眠以精為根基,精盛體壯才能寤起,神情充沛、寐息深沉酣暢。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過快,每天操心煩惱的事情多,而過度“用心”的結果,就是讓“心”疲累不安、思緒不清,導致睡眠質量遭到破壞。從中醫角度看,壓力及鬱悶之氣會影響肝的健康。人們承受壓力時,肝是第一線作戰的大將軍,所以經常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而“氣”多變成“火”,使身體一直處於亢進的狀態,很難入眠。碰上壓力大時,補充能舒肝減壓的食物,比如綠色及口感帶酸的水果,如檸檬、獼猴桃、梅子及綠色蔬菜。此外,肝火旺時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中醫推薦可以鎮靜情緒的玫瑰花茶、薰衣草茶,若要加強促眠效果,可以加入少量具安神作用的酸棗仁一起喝。

如果是年老體弱者,或者是久病不愈、勞累過度者出現睡不安、時睡時醒、腰酸腿軟、潮熱盜汗等表現,這多是腎陰虛、心火旺所致,應滋陰補腎。我建議多用山藥、枸杞、粳米一同煮粥,安神助眠。這也是我們自己家桌上常見的菜。

另外,還有一種是正處在病中或病剛好的人不能安睡,同時還伴有口幹身熱、小便短赤等表現。這就則需清肺火。在中醫來講,外邪入侵後,人體正氣虛弱,易心煩,所以會輾轉反側不能安睡。因此,我建議可多吃胡蘿卜、木耳、蜂蜜、梨、枇杷等,尤其是枇杷效果較好。

如果是由於胃氣失和、消化不良、腹脹不適而導致一夜難眠,則需要在飲食上作合理的調整。三餐的分配要像倒金字塔,早餐吃得豐盛充足,午餐適中,晚餐則清淡少量。

由此可見,睡眠,看起來簡單而又平常的事情,牽動著我們的五髒六腑,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因此,要想擁有好的睡眠,需要各方麵調整,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睡得香、睡得甜。

充足的睡眠是精氣神的關鍵

生活中總會在一些場合聽到這樣的話:“明天要考試了,早些睡,養好精神,以備應戰。”或者:“早點睡吧,明天當新娘子才更有精神,更漂亮!”還有的人會說:“明天的會議,你是重要角色,好好睡,展現你最完美的風采!”等等。看看,人人都知道充足的睡眠是養好精氣神,使表現俱佳的重要基礎和“幕後操縱者”。所以,充足的睡眠一定要努力創造,以保證人的精氣神。

小李是一個很瘦弱的男孩,自2010年春節假期結束後,他就被調到北京中關村上班。因他所住的地方離單位較遠,使他連續多天睡眠不足,精神萎靡不振。他每天早上大約5點起床,坐公車經常打瞌睡。有好幾次他在給客戶做產品演示的時候,都是強打精神上戰場。怎一個慘字了得啊!

近來,他的工作狀況更糟糕了,每天做過的事情,他總是經常忘記。他不光是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回家寫總結,寫展示文案,所以,不到深夜他是不會上床的。長期的睡眠不足越來越使他感到力不從心。每天工作上的事情就像一塊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工作上頻頻出錯,使老板對他大為不滿。

前兩天,小李的朋友小於說起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小於所在的公司有一個男孩是2003級的名校高材生,正當25歲的黃金年齡卻因過度勞累而死去。他生前每天都是加班到早上六點才回家,睡到中午又回公司繼續上班,這樣連續工作了五天,最後一天他便再也沒有從睡夢中醒過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愛自己的生命,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好好睡覺,好好生活!

聽到這個消息後,小李覺得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是“睡不飽”,並且已經嚴重影響了他的精神狀態,再這樣下去,自己一定會垮掉的,所以他決定—辭職!

從小李的故事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睡眠不足對人體精氣神乃至身體的傷害。而睡眠充足,當然是保證良好精氣神的最關鍵因素。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好好地保證自己的充足睡眠。

如何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安養我們的精氣神呢?我給出以下建議。

不過在建議之前,我得解釋一下,在這一篇中“精氣神”的本義。首先,精氣神,是指良好的精神狀態。其次,“精氣神”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就要涉及到髒腑的藏精、生氣、保神等功能了。並且中醫所講的“精氣神”,也包括我上麵所說的好精神、好狀態的“精氣神”。所以,下麵我介紹的保證好睡眠、保證好“精氣神”的方法,對兩種“精氣神”均有益。

下麵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才能通過充足的睡眠保證良好的“精氣神”:

一、晚上11點之前一定要睡覺,有助陽氣生發,提升精氣神

睡覺就是在養陽氣。夜裏11點是子時,膽經當令。這個時候恰恰是陽氣開始生發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地把這點生機給養起來,並且在《黃帝內經》裏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乃至一輩子都很重要。

膽又是決斷之官,為了生存,我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謀慮”,為工作而謀,為前途而謀,為人際關係而謀,等等。如果子時不睡覺,必定會使我們的“決斷之官”受到傷害,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及判斷力,對身心健康都不利。

二、保證11點到淩晨5點為深睡眠狀態,更有益於養護精氣神

醜時是淩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因為在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製,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否則在此時段睡不好,第二天情緒會有很大的變化,容易發火,與人發生衝突,因為肝與怒氣相關,養不好肝,易發怒、生氣、抑鬱。

寅時是指淩晨3點到5點,此時肺經當令。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如果睡不好,氣血不能很好地養護,就會影響人體的精氣神的收藏、生長等等。要知道,肺與憂思相關,所以此時睡不好,白天易憂慮,愛瞎猜想,引起判斷錯誤,對情緒、精神、心理等都不利。

三、保證中午11點到13點來個小憩,以養心養神,安養心神

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也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不但對身體有好處,還可以養心、養神,以保證下午有充足的精氣神來工作。並且,要知道心為五髒六腑之大主,心好,人體所有的功能運轉才好,包括五髒六腑所藏的精氣神才得以收藏、生發、充盈,通暢。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顯得最為重要,隻要有心,也都能做到。

所以,在生活中,你隻要保證了上述時段的良好睡眠,就可以幫身體補充能量、恢複精力,收到“養陰培元”之效,進而掌握睡眠養生要領,踏上簡單易行的健康之路。

睡眠養生,防止“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