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你是睡眠駱駝嗎(1 / 3)

失眠抑鬱症

如果你總是會出現一些情緒低落的情況,常感到疲倦或缺乏活力、坐立不安、煩躁不安,甚至有了“求死”的念頭,那就要謹防抑鬱症了。我們常常聽到“失眠抑鬱症”說法,的確,失眠和抑鬱之間有著天然的聯係。“垃圾睡眠”,必然會導致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工作質量下降,本來很棘手的事情可能因為沒有睡好而更加做不好,做不好就熬夜加班,長此以往形成了惡性循環。相反,如果睡得好多人就會覺得精力充沛,心情愉悅,相反,就會無精打采、心情煩躁,甚至可能導致抑鬱的症狀。

呼嚕打得震天響

每天晚上,當你的呼嚕聲把別人吵得睡不著時,別以為你睡得很香甜,事實上,因為打呼嚕,也讓你自己睡得不解乏。不僅如此,晚上有時還會因為打鼾把自己憋醒,並且患上慢性咽炎。另外,第二天早晨起床也會覺得頭痛口幹,白天沒精神,注意力下降,情緒還非常急躁易怒。長期的“鼾症”不僅對健康有害,而且影響他人安寧,甚至發生睡時呼吸暫停或窒息,乃至屢次突然驚醒,這在醫學上被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日久可致肺源性心髒病,導致心力衰竭。

若隱若現的“癌症陰影”

也許,你會覺得“垃圾睡眠”隻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但如果告訴你,“垃圾睡眠”可能會導致癌症,你是否會大吃一驚?沒錯,“癌症”這個讓人聞風色變的詞,很有可能僅僅是由於睡眠不健康造成的,而良好的睡眠是戰勝癌症病魔的法寶。

那麼,怎麼辦呢?

我想,不用我說你也會明白,最好的辦法是遠離這些垃圾睡眠,還自己一個健康的睡眠。

你是睡眠駱駝嗎(1)

秋日的傍晚,走在北京的大街,迎風吹來涼爽的風,讓人很舒服。突然,一張醒目的海報映入我的眼簾:“請關掉手機和呼機,吃一些巧克力,帶夠買礦泉水的錢,穿一雙結實的鞋,換上你最特別的衣服,告訴你的家人今晚不回家,明晚也不回家……”這是某俱樂部的“銳舞派對36小時”的狂歡宣言。

看到這幅誇張的海報,我頓時陷入了沉思:又有一批新的睡眠駱駝出現了。

連續工作、連續睡覺,像駱駝一樣吃喝一次就熬幾天,這就是都市裏的“睡眠駱駝”。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以“10倍速”運行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兔子打個盹兒,烏龜就跑到了前麵。所以,許多事情是不能等到明天再說的,有的工作狂甚至希望把明天的事情今天就做完。所以,越來越多的白領階層自覺地為自己上緊發條,把“上夜班”作為一種生存方式,把“睡眠駱駝”作為一種生存能力。

我的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年輕有為,刻苦能幹,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家網絡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從事軟件開發項目。但是,他的生活習慣和我們普通人完全不同,經常吃喝睡都在辦公室。所以,在他的辦公室備有拖鞋、毛毯、洗漱用品,以及換洗的衣服。如果哪天工作到半夜三更懶得回家,幹脆就蜷縮在辦公室睡上一覺。因為,他們的工作邏輯性很強,如果按時下班,工作思路就會中斷。於是,他經常加班喜歡一鼓作氣把活兒幹完,半夜三四點睡覺是家常便飯,有時甚至是“東方露出了魚肚白”。

一到周末,他就關掉手機,回到家洗個澡,在舒服的席夢思上進行連續20個小時以上的深度睡眠。一方麵彌補一周的睡眠,另一方麵也為下周“上夜班”作好精力上的準備。

但是,人和動物畢竟不一樣。駱駝有駱駝的生活方式,駱駝的駝峰裏貯存著脂肪,這些脂肪在駱駝得不到食物的時候,能夠分解成駱駝身體所需要的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駱駝能夠連續四五天不進食,就是靠駝峰裏的脂肪。另外,駱駝的胃裏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那是駱駝貯存水的地方,這些“瓶子”裏的水使駱駝即使幾天不喝水,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而人類從古至今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是一種“生物鍾”現象,必須合乎生理規律,像這種幾天連軸轉,而後睡得昏天暗地的做法長此以往將會對身體構成嚴重損害。並且,補睡的最大惡果是打亂了生物鍾,造成睡眠節律的紊亂,長此以往,將會造成慢性失眠。尤其是對於那些有睡眠障礙的人來說,更不要隨意補睡,如果睡不著,會越補越煩,越補越緊張,越想補越補不回來。

雖然,我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但是,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的現狀所造成的後果,卻使許多人不得不像我親屬家的孩子一樣選擇了自願加班。

於是,他一有空,就來到我的診室坐一坐,而且半開玩笑地說:“如果,科學家能夠發明一種可以替代睡眠的‘免睡膠囊’,比如一粒‘免睡膠囊’可相當於8小時睡眠,那麼,當人工作到生理極限,就用溫水送服一粒‘免睡膠囊’,10分鍾之後,就會像剛睡了8小時一樣大腦清醒、精力旺盛。”

你是睡眠駱駝嗎

聽完這番話,我大笑起來:“如果人類真的先進到可以研發出這種膠囊,那麼人類估計要發展到骨灰級了。”

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人類按照生命的發展規律,學習、工作和生活,不斷地日夜顛倒,拚命工作,最終隻會害了自己。因為一方麵,由於延長了工作時間,今天的工作效率可能會提高;另一方麵,由於縮短了睡眠時間,明天的工作效率又可能會降低。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長期睡眠不足,將會損害肝腎功能,破壞新陳代謝係統,降低人體免疫力。減少睡眠,不但是透支了時間,其實也是在透支生命。

所以,如果你也屬於“睡眠駱駝”這一類型的人,那麼,一定要聰明、合理地利用時間。比如,你可以利用坐飛機、坐火車、打的、坐地鐵,甚至在從一層到25層的電梯上升過程中,站在那兒打個“貓盹”。據說“貓盹”還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常用的休息方法。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年輕的時候為理想、為事業而拚搏本無可厚非,但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以透支健康的代價來換明天。或許,麵對眾多的“睡眠駱駝”們,我們不可能完全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狀態,也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睡足8個小時。我隻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找到合乎自己生活狀態的作息規律,不做一隻“睡眠駱駝”,卻又能生活得更好。

失眠與某些職業的“姻緣”

談到失眠,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崔永元。我個人也很喜歡崔永元,喜歡他的主持風格,喜歡他的崔氏幽默。但幾年前,他突然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過了很久才站出來,告訴大家自己得了抑鬱症,總是睡不著覺。最痛苦、最難熬的時候曾想過要自殺。每個人不禁為他捏一把汗,慶幸的是他終於挺過來了。

無獨有偶,名嘴白岩鬆也得過抑鬱症。2000年,悉尼奧運會直播的巨大成功令白岩鬆在感受到榮耀的同時,也令他陷入了一段艱難的低穀期,他從此淡出公眾視線長達一年之久。他的體重很快從80千克降至55千克。生活中,他和他妻子是用筆來溝通的,成天想的就是自殺。最後,他還是扛過來了,竟連一片安眠藥沒吃過。

後來,白岩鬆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回過頭看那段日子,感歎地說:“我本命年過得非常糟糕。36歲的時候,我突然覺得看到終點線了。36歲之前我不太會去想死亡這樣的問題,但是在那一年本命年,我突然覺得人生走到了一半,我才意識到中年危機是什麼概念。我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有強烈的悲觀感、絕望感,深深的失望感。”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發病率很高,幾乎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抑鬱症患者,因此,它被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等,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自殺的念頭和行為。

實際上,我們也沒有必要將自己的一點異常現象和抑鬱症聯係起來。抑鬱症是失眠的一種表現方式,是最嚴重的一種。像記者、主持人、律師、醫生等工作壓力大的職業,患這種病的幾率高。

下麵,我就失眠症狀進行細分,以提供不同的調理、改善方法。

第一種類型是壓力型失眠:主要涉及企業管理者、公務員、科研人員等人群。其失眠症狀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多夢、易醒,連續失眠10~30天。主要原因是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作息時間不固定、精神狀態過度緊張、情緒不穩定等。

對於這一類型的人,我建議先減壓,再入睡。隻要方法得當,中短期就會恢複正常的睡眠。假如你躺在床上半天都沒有入睡,不要著急,幹脆起來放鬆放鬆,給自己按摩,在臥室點上一盞香薰燈,聽聽專門的安眠樂曲,甚至是盤坐冥想都可以。

如果你感覺以上方法都比較麻煩,那就試一試拿破侖的休息法。拿破侖在出征時需要日夜處理軍中事宜,常常無法入睡。為了保持充足的體力和敏捷的思維,他每隔4小時就強迫自己睡20~30分鍾。這個方法當然也因人而宜。除此之外,如果你是SOHO一族,你還可以選擇睡午覺來進行彌補。

第二種類型是不良嗜好型失眠:主要涉及自由職業者、經紀人、創意人員、文化公司職員、從事與時尚有關的工作等人群。表現為入睡困難、多噩夢、醒後神智懵懂不清,連續失眠1~3天。主要原因是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攝入過多。

對於這一類型的人,我建議大家隻要戒掉不良嗜好,很快就能消除失眠的困擾。

第三種類型是焦慮型失眠:主要多見於30歲以上的女性領導者、高級白領等人群,表現為焦躁、恐慌、夜間驚醒後無法再次入睡。主要原因是這部分女性正處於不斷提升事業的人生階段,而婚姻、家庭、人際關係無一不牽動情緒,因此很容易導致失眠。

我建議大家在家裏進行一些瑜伽訓練,以促進新陳代謝,調節情緒;同時避免過度刺激,晚上不要看驚險、凶殺的影片;還要注意不要把工作的煩惱帶回家,睡前給自己進行一個自我催眠,從頭到腳,逐一放鬆。但如果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建議去看醫生。

第四種類型是抑鬱型失眠:主要表現為技術人員、不常與人交往的職業女性、主持行業等。具體表現為表情冷漠、不願意與人交往,缺乏自信,經常夜裏兩三點醒後難以入睡,心緒繁雜,第二天醒來後有頭暈等身體不適症狀。這類人一般性格比較內向,有什麼問題喜歡自己扛著,結果容易鑽牛角尖,也容易產生低沉、憂鬱的情緒。

我建議這類人群多加強人際交往,多參加集體活動。很嚴重的情況下最好請專科醫生診治。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失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理解它,戰勝它,蔑視它。

附錄二:測測你的睡眠智商

不困不上床,上床就睡覺

戰國時期的名醫文摯曾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是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隻有睡眠才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複。”

然而,我們身邊很多患了失眠的人雖然對這個問題認識得非常清楚,卻在對抗失眠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由於對自己的睡眠問題感到非常擔心、焦慮,結果越想睡覺,腦子就越清醒,反而導致失眠。

每年暑假,都是大學生畢業的高峰時期,很多人都蜂擁而至到各個招聘會,投簡曆,遞資料,希望得到命運的垂青,第二天就接到麵試的電話。

某天,我卻意外地接到一個神秘的電話。電話剛想起,我就接通了,許久,電話那端卻沒了聲音。我有點不耐煩,想掛斷了。這時那頭傳來一個微弱的男性聲音,“喂,高醫生嗎?”

我連忙回答:“請問你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我……我……我懷疑我得了什麼病,怎麼睡都睡不著。”電話那端支支吾吾地敘說緣由。

“怎麼會睡不著?是不是壓力太大?”我試著進一步探索,打開他的心門。

小夥子長歎一聲,“是呀!我是一名剛剛大學畢業的人,同所有人一樣,每天上網投簡曆,去招聘會遞簡曆,希望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可是,等了好久都沒有等到電話。好不容易等到一個電話,卻緊張得不得了,晚上越想越睡不著,在床上一磨蹭就到天亮了。第二天,麵試效果可想而知。”

聽到這兒,我心裏大概有個底了,這是一個性格內向、靦腆的男生,也許以前在學校社會實踐的活動並不太多,一走出校門,就亂了方寸,很緊張,一方麵害怕自己表現不好,另一方麵,心裏確實沒底,缺乏經驗。於是,我進一步問道:“那你,這種情形次數多嗎?”

小夥子沉默了一會兒,說:“今天,我已經接到了第10個麵試電話了。”

“還沒去,是嗎?”我停頓一下,又問“明天要去麵試,是嗎?”

“是的,想去,又害怕去,心裏很矛盾。不敢告訴家裏人,又不想找朋友說,怕人笑話。好不容易找到你這個電話。”

聽到這裏,一種責任感從心底裏突然膨脹起來。這是一個對我多麼信任的小夥子啊。我的鼓勵,我的建議,無疑對他的人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於是,我告訴他,睡不著,就不要強迫自己入睡。強迫自己入睡,會出現相反的結果,就像一個已經吃飽的孩子一樣,如果媽媽總是逼著他吃飯,剛開始也許能吃進去一點,但越吃越多,越吃越多,到最後就會吐出來。也許,他的胃會因此受到很大傷害,也許,從此他會害怕吃飯。

睡不著,就不睡,看看書,上網搜集一些明天要麵試的東西,特別是該公司的資料,為第二天的麵試做充分準備。此外,白天可以適當運動,打打球,跑跑步,都會讓晚上的睡眠更香。

更重要的是,要走出一個睡眠誤區,不要以為晚上睡8小時就是睡眠充足,每個人都不一樣的,隻要第二天早上起來神清氣爽,就表示你的睡眠充足了。

還有,要相信自己。那麼多公司給你打電話,就表示你的資料已經充分說明他們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所以,要大膽地展示自己,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失敗了,也沒有關係,因為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

……

這個電話我足足講了有40多分鍾,掛掉電話,一看外麵已經坐了十幾個等著接待的患者。我之所以花這麼多時間,耐心地給這位年輕人講那麼多,指導他,相信道理大家都懂。對於這朵剛剛開放的花朵,遇到一點點小風小浪,我相信所有人都不會袖手旁觀,因為未來他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睡覺和吃飯一樣,是人生活的必要條件。睡覺也是傳承千年中醫養生的一大功能,養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細胞去取代的細胞,如果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如果說白天消亡100萬個細胞,一晚上隻補回來50萬個細胞,這時你的身體就會出現虧空,時間長了,人就會像糠蘿卜似的。

因此,睡一個好覺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從我多年臨床經驗來看,現代社會有不少人有入睡難,睡眠質量不高的毛病,於是,每天睡覺前就特別緊張,生怕自己今晚又睡不著,強迫自己睡覺,結果越想睡越睡不著。睡眠不好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如肝火過盛,睡覺警覺;胃火過剩,睡覺不安;肝陰不足,睡覺勞累等。但,主要問題是,不要讓自己的心累著,別強迫自己睡覺。

在這裏,我給大家介紹三種做法,幫助你安然入睡。

(一)臨睡前,在床上做好準備工作。自然盤坐在床上,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二)自然舒服地仰臥在床上,均衡呼吸,感覺呼吸像春風,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如還醒著,再從頭做。

(三)進入睡眠狀態快的人可采取右側臥,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為火,耳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時間久了,便養心滋腎,自然睡覺就香了。

半個月後,我再次接到這位小夥子的電話,他欣喜地告訴我他已經上班了。聽到這個消息,我更加高興。因為我知道,他已經走出失眠的陰影了。

重建睡眠的認知:關於睡眠方式的金科玉律

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睡眠的基石

現如今,睡眠的問題越來越受大家關注了。前不久,偶然上網,看到某家著名門戶網站在對職場人士就“你每天睡眠時間多少”的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顯示,近七成被訪者每天平均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能夠保證8小時睡眠的職場人士僅為。進一步探索原因,才發現很多職場人士睡眠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參加聚會、出席各種夜生活場合、看球賽、加班,甚至還有人半夜起來去“開心農場”偷菜。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日不睡,十日不醒”,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晚上沒有好好休息,用十個晚上都難以補回來。經常睡眠不足,會使人體生物鍾正常運行功能失調,免疫力下降,導致一些疾病發生,如神經衰弱、感冒、胃腸疾病等。尤其對於青少年,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青少年要想發育好,長得高,睡眠必須要充足。

然而,每當我看到早上背著書包上學的學生無精打采,眼皮耷拉著往前走時,每當我看到地鐵車廂裏整排的“閉目養神”的上班族時,甚至有的人一隻手扶著把手站著都能睡一覺,有時候因為睡得太於投入,身體會摔在別人身上,驚醒了一車人的“美夢”,鬧出一車廂的笑話……

每每此時,我都會無奈地感歎:這些年輕人啊,一點都不注意睡眠——這是件養生頭等大事,時間一長,身體肯定會發出的信號。

因此,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睡眠的基石。下麵,就我經驗所得總結給大家,看起來像老生常談,細細揣摩,必將受益無窮。

尊重你的生活規律,按時作息。有的人適合早睡早起,有的人適合晚睡晚起,大多數人是晚上10點鍾左右上床,早上6點鍾左右醒來,如果過早或過晚上床、起床,就會打亂人體生物鍾的規律,影響睡眠質量。因此,應根據自己的生物節律“低潮時間”抓緊休息,非萬不得已,不要“破例”。

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上床,不要胡思亂想。古人雲:“食不言,寢不語。”睡前不要過於激動、心事重重等,不要帶著情緒睡覺。聰明的做法是放下操心之事,有事明天再說,自可安然入睡。

睡覺時要關窗,不能開風扇、不能開空調,人生病很多都與此有關。因為人在睡眠之中,氣血流通緩慢,體溫下降,人體會在表麵形成一種陽氣層,這種陽氣層俗語叫“鬼魅不侵”,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陽氣足的人,不做噩夢,陽氣占了上風。開空調、風扇,情況就不一樣了:開窗戶,窗戶走的是風,風入的是筋;如果開空調,也有風,風入筋,寒入骨。早上起來後,就會發現身上發黃,臉發黃,脖子後麵那條筋發硬,骨節酸痛,甚至有人開始發燒,這就是風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頭裏的緣故,也就是“氣”受傷了。

要想有好的睡眠,睡前在新鮮的空氣裏散散步或做些輕微的活動,從而使思想寧靜、全身輕爽,盡量做到睡前不要吃得太飽,不要從事劇烈的運動或看驚險小說,安心入睡。

要少睡也不要嗜睡。睡眠既不能多睡,也不可少睡,多睡少睡都會使人無精打采,隻有適可而止,才能真正達到消除疲勞,養精蓄銳又節省時間的目的。

此外,睡午覺也不可忽視。午間稍休息一會兒能恢複人的精力。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一小時為宜,否則人一旦進入更深的睡眠狀態,打亂自身的生物鍾,晚上將會難以按時入睡。

踏著生物鍾的腳步入睡吧

由於職業的習慣,我經常會觀察身邊人的睡眠習慣,通常情況下,我把他們分為三類人。

第一類就是我的外婆。夏天的時候,我外婆總是4點半就起床,給一大家子人燒開水,5點半準時送到各家門口,6點鍾就已經吃完早飯下地幹活了。而到晚上7點時就,她已經關燈睡覺了。照她的話說,就是“三天早起,一天工”。我把這類天不亮就迫不及待跳下床,並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的人,稱為“雲雀”。

第二類就是我和我的愛人。我們既不會經常熬到深夜才睡,也不會每天5點鍾就早早起床,一般在晚上11點之前睡覺,在早晨7點左右起床。但如果和朋友約好第二天去野外郊遊,肯定會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我把我們這類人稱為“蜂鳥”。

第三類就是我的下一代,像那20多歲的小侄子。他習慣於晚睡晚起,一般在晚上12點之後入睡,在早晨9點之後起床。他可以打傳奇遊戲打到淩晨2點,也不願意早晨提前半小時起床,或者加班加點趕一份報告,第二天卻要中午才去公司報到。這類人,就屬於晚睡晚起的“貓頭鷹”一族。

因為每個人的睡眠生物鍾都不一樣,以至於生活和工作都有著明顯的不同。雲雀、貓頭鷹的不同特點,對生活和工作都會有明顯的影響。比如,我外婆這類的人總會讓自己享受完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後再去下地幹活,而我的小侄子總是起床後來不及梳洗就要匆匆忙忙地奔向工作單位。在夜間,小侄子總有機會邊喝咖啡邊觀看一場令人激動不已的球賽,而我外婆則早早進入香甜的夢鄉。所以,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態度就是尊重彼此間的生活習慣,和睦相處。

為什麼同是一家人,睡眠習慣卻各不相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看到一則相關的科學研究報道才明白,原來,睡眠生物鍾與人體的遺傳因素有關。如果父母是“雲雀”,那麼孩子中有一半會是“雲雀”;但如果父母中至少有一半是“貓頭鷹”,那麼孩子百分百會是“貓頭鷹”。根據孟德爾的遺傳學原理,“雲雀”屬於隱性遺傳特征,“貓頭鷹”則屬於顯性遺傳特征。像我就遺傳了我父親的“蜂鳥”基因,而我的小侄子就遺傳球迷爸爸的“貓頭鷹”基因。

不過,睡眠生物鍾並不是百分之百地取決於遺傳因素,也和年齡因素有關。在20~29歲的人群中,幾乎有50%的人屬於“貓頭鷹型”。但在30~49歲的人群中,隻有20%的人具有貓頭鷹的特征。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超過50歲的人群中就很少有人具有貓頭鷹的生活習慣。這就意味著,決定一個人屬於哪種類型(雲雀、貓頭鷹)的因素中,除了具有部分遺傳之外,還和他的年齡、生活習慣有關。

我們很難說哪種睡眠生物鍾好,哪種不好,隻能說哪種生物鍾適合你自己才是最好。據毛澤東身邊的人回憶,毛澤東向來都喜歡中午起床,深夜辦公,許多和中國命運生死攸關的決議都是在半夜裏做出的。魯迅則隻有在下半夜才會文思泉湧,他還特別寫過一篇叫做《夜頌》的散文。而美國前任總統布什的作息時間像極了幼兒園的孩子,一般晚上9時左右準時上床,早上6時多就起床。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則特別嗜睡,他基本上每天都睡10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