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勝武一逗,白老爺子就樂了:“隨便,隨便吃,可著勁兒吃,吃多少都行……”
白勝武鼓著肚皮:“啊,小肚皮要撐壞了……”
童真稚語,逗得白老爺子大笑:“你們啊,可是生在好時候了。爺爺小時候,哪有這樣的好時光啊!”
也不擀餃子皮了,順手把擀麵杖交到白應祿手上,他抱著白勝武轉到一邊去說話:“爺爺啊,才十八,家鄉就鬧大災荒,爹娘都餓死了,就爺一個人,拉拔著一個小妹妹,跟在鄰居屁股後邊,是靠要飯一路走到這黑龍江的。那個時候,要不是關內過不下去了,誰會跑到關外來跑生活呢?沒想到這一來,就在這站住腳了,家也落這了,孩子們也生了,就這麼在這紮根了大半輩子……”
湊在桌前,跟著包餃子的許文嵐偏過頭去,小聲問白帶弟:“咱家不是原來就住在關外啊?從哪兒搬來的啊?”
“山東啊!你沒聽咱爺說話有時候還有點山東味嘛!”白帶弟小聲回著:“咱爺啊,以前還總想著回山東去呢!還說咱姑奶奶都嫁回山東了,啥時候也得讓咱們都回山東去,看看老家,也看看姑奶奶。”
說到這兒,她瞥了眼另一桌的李氏母女,聲音壓得更小了:“你不知道,咱們那個姑奶奶喜歡著咱們親奶奶呢,奶嫁過來也十來年了,她就沒回過一回娘家。”
哦,還有這麼門親戚,這麼段恩怨呢!怪不得這靠山屯好多人家都是沾親,偏白家卻是獨一戶,沒有親戚在這屯子裏。
許文嵐抿了抿嘴角,低頭包餃子。
大年三十的餃子要圖個吉利,不能吃平常吃的酸菜餡,要包芹菜肉餡,是說一年都勤勞;還有韭菜餡,長長久久嘛。
就這兩樣餡,包得卻多,不隻把今天晚上的包出來,還把明天一早上的也包出來。
不是有初一餃子初二麵的說法嘛,明個一早也要吃餃子,交好運。
但一般來說初一都是去給長輩拜年走人戶,一大早上就趕不及包了,所以今個兒就把明天早上的一起包出來,早上起了一煮就得。
為了討個吉利,三十的餃子裏是包著銅板的,特意洗幹淨了,按著人頭包的,還特意做了記號,等餃子煮熟了盛餃子時,一碗裏必保得撈著一個。
孩子們吃到“咯嘣”一聲,立刻興高采烈地叫,大人卻是心裏有數,隻是笑笑,討個彩頭就是。
一頓年夜的餃子吃下來,倒真像白勝武說的一樣,個個肚子圓滾滾。
一個冬天都是吃兩頓飯,哪有像今天這樣,夜裏還吃一頓,倒真是撐得沒了睡意。
大概也是到了午時,隱約的聽到一兩聲悠遠的鍾聲,聽說是縣裏金光寺傳來的鍾聲。
鍾聲過後,便是“劈哩啪啦”的炮竹聲,比剛才那一陣更響更急,一家人站在院裏,就是不放,光聽聲都已經覺得震耳欲聾,更何況放了。
燦爛煙花漫天,一年,又過去了。
微有涼意沾在頰上,抬了頭,才知道下了雪。
“好兆頭!瑞雪兆豐年——”
來年必是一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