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你,更恨我自己。”
我終於說出口了。
餘輝一夜未歸,半夜,下起了第一場春雨。
我起床,坐在書房的窗台上,將最後的日記完成。
我看著窗外的細雨,仿佛自己已遠離這個世間,我如無身的魂魄,撐著傘在湖邊靜靜遊曆了一會兒。
我已經沒有了思維,但是,最後的決定,它還是在心中成形了。
我又回到書房,打開電腦,寫了封信,通過網絡投遞到了小青的郵箱裏。
最後,我回臥室,拉開床頭櫃的抽屜,從最底層,取出一本書,跟三隻小瓶子,和著手中的日記簿,一起捧在胸前。
離開臥室,經過走道,開始下樓。
我想著自己的歸宿,不要太痛苦,就算有一會兒痛苦,但是,那也隻是短暫的,接下來,我將永遠不再痛苦了。
一切,就這麼結束吧。
小青坐在星巴克的二樓,那處她猜測的位置,她點了蕉糖瑪其朵,那是方桐生前最愛喝的咖啡。
她借用木片將上層和著糖漿的泡沫一點點送入口中,直到那些深褐色的液體全然浮顯於眼前,她才放下木片,端起杯子,輕輕呷了一口,那種微苦與淡澀的味道頃刻間將她要繼續喝下去的念頭給打碎了,她放下杯子,不再看它一眼。
小青一直覺得不明白,像咖啡這樣的飲品何以得到方桐的如此青睞。在小青看來,這種東西不但味感無法恭維,而它將給人的身體所帶來的不良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方桐卻如癡如醉般沉浸在咖啡之戀中,那些小青不敢深切碰觸的記憶之時,方桐就是以咖啡為伴的。
小青用舌頭輕輕在口腔中回旋,感受咖啡留下的餘味,一遍又一遍,有種莫名的孤獨感油然而生,這是小青在一篇文章裏見到的,寫到當孤獨一人喝完咖啡後的口感。
那種因味覺而引發的心理反應,是否方桐也有此感。
孤寂的感觸一直深埋在方桐的心裏,而她自己也任其自由散漫地由身體至心理最後至靈魂全麵渲染開來。
結果就是,她親手鑄成了這世上最孤獨的靈魂,當那日,她意識到,自己的整個靈魂已經完全脫離世間那些千絲萬縷的愛恨情仇時,一切就無可留戀了。
想到這個,小青又一次強忍住將要落下來的淚滴。
夏潔的話又一次回響於小青的耳邊。
方桐是個對孤獨感極不負責的人,她明明還未達到能很好地駕馭孤獨感時,卻如此這般任由它肆無忌憚地影響自己的整個人生,從未想過將那種深切的孤獨感找個出口放出去。
心靈深處的孤獨,累積過甚,如果不放一些出去,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它勢必引發抑鬱症。而那些長久無法治愈的抑鬱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最後的結局,都是走上自殺之路。
昨天,一整夜,小青跟夏潔就方桐留下的謎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小青十分信任夏潔,十來年的密友了,而夏潔又是心理谘詢師加芳香治療師,在小青遭遇到方桐在最後一刻拋灑給她的致命痛楚時,是夏潔幫助她走出了無休止的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