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帝位,朕坐著心裏不安穩,情願讓與皇兄,朕隻求安穩一生,便知足了……”
劉芒大驚。“陛下何出此言?切不可說出這樣的話!”
劉協自坐上天子寶座,就沒安穩過。
被董卓當作傀儡多年,東歸路上,接連遭受驚嚇。
好不容易到了安邑,在劉芒的庇護下,劉協剛剛體會到當皇帝的尊嚴,剛剛找到點做皇帝的感覺,袁術又在南陽弄出另一個皇帝。
前番,劉芒在衛將軍遇刺。後來,禁宮中,也屢屢出現可疑的情況。
若非燕青等人護衛周全,劉協怕是已死於非命!
這讓劉協如何承受得了……
劉芒能理解劉協,不要說年紀還小的劉協,便是劉芒自己,麵對袁術的出招,也倍感壓力。
劉協年紀雖小,卻是帝脈傳承的天子,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力挺他。
“陛下乃天之子,乃萬民之主。現今,萬民正翹首期盼陛下東歸,陛下不能讓天下臣民失望。”
“可是……朕……心裏慌啊……”
“陛下勿慌。有臣在,必保陛下安穩無憂。臣馬上去見楊太尉等人,陛下不必多慮。”
“……皇兄乃朕唯一的指望啊……”
“陛下厚愛,臣誠惶誠恐。”劉芒拜謝,又道:“陛下,袁術另立偽朝廷,有幾件事,需要抓緊辦。”
“朕方寸已亂,一切都聽皇兄安排。”
“東歸一事,需抓緊。為早日回歸東都,難免顛簸之苦,望陛下諒解。”
“顛簸之苦,朕不怕了……”
“袁術不臣,其在朝中黨羽,務必清除。臣需請聖旨,方可行事。”
“朕這就擬旨,全聽皇兄安排。”
“還有。陛下回歸東都,是舉國同慶的大事。為安天下民心,當早日立後,母儀天下。”
“朕這就擬旨,立伏妃為後。”
“陛下體諒萬民,國之幸也。臣建議,為彰顯我漢室興旺、大漢蓬勃生機,當再選嬪妃入宮。”
遴選嬪妃一事,並非劉芒的臨時動議。
駐蹕安邑後,朝臣就建議遴選嬪妃入宮。
隨著朝廷穩定在安邑,各地諸侯也漸漸認可,並紛紛推薦了侯選嬪妃。
小皇帝劉協,已初步選定幾人。拿出名單,征求劉芒的意見。
劉芒道:“常山太守宋泓之女,端莊賢淑,請陛下斟酌。”
“如此,就依皇兄之意,征宋氏之女進宮。”
常山,屬冀州,在袁紹治下。
如此,也算示好袁紹,力爭使袁紹站到安邑朝廷一邊。
劉芒又安慰劉協幾句,拜辭出宮,連夜去找楊彪,商議明日早朝諸事。
太尉府中,司徒士孫瑞、司空趙溫都在這裏,三公一起等著劉芒,共商對策。
……
政治,是無形的較力。
即便不是對手,其間也包含各種勾心鬥角。
袁術另立朝廷,使安邑朝廷麵臨重大危機的同時,也帶來機會。
現在,正是清除異己,重新分配權利之機。
政治,也是妥協的藝術。
楊彪士孫瑞趙溫,位列三公,同領尚書事,加上儀比三司的司隸校尉劉芒,他們是安邑朝廷中,權力最大的四人。
商議的結果,將決定安邑朝廷未來的命運。
通宵達旦,反複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一致意見。
……
天光微明,四人走出太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