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身份:曹彬之子,冀州將領。
“噝……”
附帶三名宋朝開國名將,竟全是冀州將領!
劉芒甚至懷疑,不是自己進行的召喚,而是袁紹進行的召喚!
嗡……
額外人才激活提醒,詳情未知!
實話,這次召喚,劉芒有些鬱悶。
附帶的三人,都現身冀州,明袁紹也在積極整軍備戰啊!
本來就麵臨袁術和西涼軍兩個方向的壓力,如果袁紹再攙和進來,麻煩就大了!
……
劉芒的擔心,並非多餘。冀州袁紹,的確在大肆整軍。
剿滅公孫瓚,袁紹整合了幽冀兩州,除遼東外,全部地區。
控製遼闊地域,擁有近千萬人口,三十萬強兵,袁紹已越兄弟袁術,成為下實力最強大的諸侯。
但是,袁紹並不開心。
連續敗於劉芒、曹操,始終無法南渡黃河涉足中原,成了袁紹的心病。
整合幽冀後,田豐曾進言,提出下一步的展規劃。
田豐認為,中原諸侯中,勢力強、且極具競爭力者,當屬劉芒、曹操、劉備、劉表等。
而這些人,均被劉芒籠絡至討伐袁術的同盟當中。
尤其是劉芒和曹操,不僅實力日增,且切斷了冀州向南展的通路。
田豐認為,現階段,強行南下,必然遭到劉芒和曹操的聯手抗擊,並不明智。
而強行與劉芒開戰,也沒有勝算。
井陘、河東之戰,冀州軍都是在優勢兵力的情況下,敗給洛陽軍。
而上次井陘之戰後,蘇定方宇文愷在井陘石頭村,修建了永久性防禦工事。工事雖,卻能扼守井陘通道。冀州軍再想進攻井陘,難度更大。
田豐籌劃的戰略,可以總結為:招賢納士,整軍秣馬;南和曹操,北和東胡;東滅公孫,伺機西進。
這個戰略的關鍵,在於緩和與曹操的矛盾,瓦解劉芒與曹操的同盟關係。
北和東胡,既拉攏北部鮮卑等異族。幽州北部邊界漫長,靠武力使異族完全臣服,是行不通的。
公孫瓚就是最好的例子。
公孫瓚,對北方異族態度強硬,毫不妥協,堅決以武力鎮壓。
因為這一態度,公孫瓚也博得一些名望。其精銳部隊白馬義從,就是以那些仇恨異族的中原武士為班底,組建而成的。
然而,事實卻是,公孫瓚對異族窮兵黷武,雖然打了不少漂亮仗,卻也付出慘重的代價。
疲於應對異族騷擾,毫無展的機會和可能。雖然僥幸滅掉劉虞,但終究慘敗給袁紹,落得**而亡的下場。
田豐建議袁紹,借鑒劉虞對北方異族的做法,以懷柔安撫為主。
而後,在穩定南北後,向東攻滅遼東公孫度。
待徹底消除北、東、南三個方向隱患後,可以借鑒當初劉芒起家的做法,將並州北部,作為進攻並州的突破口。
耐心經營,將幽州代郡展成補給基地,伺機進攻雁門。
雖然路途遙遠。但是,雁門孤懸於並州之北,並州軍增援,也極為不利。
奪取雁門,便打開並州北門。那時,便可將戰火燒到劉芒的大後方——太原!
田豐的建議,袁紹會采納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