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子殿下披掛親征(1 / 2)

弩箭齊射!

風聲呼嘯,恍如神臂破。

城頭上,一片慘痛驚呼。

床弩射出的箭,一根根粗壯有如巨矛,矛尖前端裝載著三棱刃鐵鏃,射到城牆上,人若被挨蹭著,立時就能被砸得筋骨俱碎,儼然一灘肉泥。

便是與城牆上堅硬的磚石相撞,也能撞得碎石飛濺,撞出驚人大坑。

而代王這邊,足足推出了二十架神臂弩!

每架神臂弩一次發射可以齊發三箭。

這等規模的百人巨弩,汴京卻是一架都沒有。

汴京城上射程最遠的八牛弩,以大靖目前的技術也隻是勉強將其有效射程提到四百五十米左右,論射程,竟似乎還不如代王的神臂弩。

攻城戰,有時候打的可不僅僅是人數,更重要的還是士氣、兵械。

大靖一方的士氣早在代王這邊的檄文發出時便已經大受打擊。

不同於平城,平城畢竟不過一個縣,子的存在對平城上下而言,都顯得太過遙遠。

在平城,檄文上縱是把昌平帝父子罵得再怎麼不堪,宋熠那邊一反駁,再加上他平時的威信在,這士氣也就回來了。

可京城不同,沒有人可以代太子與昌平帝反駁。

比較關鍵的是,平城且弱。

百姓們身處在社會底層,本身就很容易被引導,甚至是被愚弄。

這不是智商問題,而是見識不足,信息短缺自然造成的後果。

汴京城中卻彙聚了整個大靖最人尖的存在,這裏權貴堆集,富賈如雲,各種勢力錯綜複雜。

便是京城普通百姓,因為風氣開放的緣故,也喜好談兩句朝政,或高談闊論指點江山,或偷偷摸摸流傳些皇室秘聞。

代王的檄文一出,昌平帝首先就難以麵對滿殿臣工,其次百姓之間也難免人心浮動。

城牆上的軍士們聽了檄文中所指,亦正是心搖神動。

這一支支呼嘯著的鐵箭就在這個時候,如同真正的神兵般從而降了。

第一輪齊射之後,城頭上兵士死傷近百。

四處慘呼聲響起,斷肢殘軀,血肉橫飛。

城頭上幾處凸角甚至都被撞塌了,神臂弩威力之恐怖,第一輪就使人心膽俱喪。

守城的禁軍大將劉中一邊著地打了一個滾,一邊厲聲呼喝:“全體伏倒!八牛弩,準備!”

八牛弩的射程雖有不及,但敵軍要想攻城,就不可能一直躲在遠射程之外,終歸是要攀爬城牆,近身作戰的。

自來守城容易攻城難,劉中能被選中做京城守將,自然也不是草包。

他雖然被敵軍神弩威力所震撼,但也不會就此失神,更不可能不戰而降。

城頭上,刀兵相見,廝殺聲,痛呼聲,此起彼伏。

崇政殿中,卻一片寂靜。

靜得就連眾人的呼吸聲都在此時顯得有些過於奢侈了。

外界的狂風驟雨在這個大靖權利最集中的地方隱隱掀起了另一種形勢的洶湧暗流。

方才有人提議,既然太子受到質疑,那麼何不使太子暫且避宮一些時日,另推出一位身份絕不會受到質疑的宗室成員走上台前,轉移壓力?

好家夥,這個提議簡直絕了!

自從年初慶壽宮之變起,凡是蹦躂過的宗室就都被遷到了西京。如今尚且留在京城,能勉強一用的,則隻剩兩位。

一位是福王嫡子秦盛,但秦盛雖然身份沒問題,為人名聲卻是又紈絝又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