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在這一整夜的黑暗將要結束之際,天邊一點白光徐徐揮灑。
東福山上的獵獵旌旗便仿佛是要為此時的朝陽舉起彩霞,送它日出東天!
萬馬奔騰,似疾風驟雨。
它們來得太快了!
代王立在戰車上,前一刻還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下一刻卻隻見風雲變色,滅頂之災如巨浪拍來。
他晃了晃身體,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再深刻感受一回什麼叫世事莫測。
又或者說,因為此時巨大的驚訝與驚駭,也因為這一天經受的大起大落實在太多,這一瞬間,他的思維竟產生了不合時宜的遲滯。
隻聽左右盡是嘈雜聲,又見前方火光四射,如流星般迅疾投來。
是來襲的這支軍隊中有人在發射火油箭!
一部分火油箭射向了被留在稍後處的二十台神臂弩那邊,還有一部分火油箭,直直就投向了代王所在的戰車。
代王親衛紛紛奮力撲火,可因為對方打出了大同軍與太原軍的旗號,再加上天光將明未明,對方縱馬奔騰而來,一時呼嘯聲聲,塵土揚揚,竟像是果然有一支人數不知幾何的聯合大軍奔襲而來。這些親衛一時被震懾,便無形中有些心怯。
他們隻顧著撲火抵抗,竟似乎忘了自己還可以主動出擊。
宋熠這邊,六千餘數的禁軍們卻幾乎都拿出了背水一戰的孤勇。
他們沒有退路了,到這一刻,每一個人都是在為自己搏命,進則生,退則死!
為首的韓元更是勇猛無比,他帶著最精銳的一隊禁軍,就如同一支尖刀,亮出了最鋒利的光刃,奮起餘生最大悍勇,一往無前,直指代王。
跟在他身邊的宋熠竟也沒有掉隊,原本負責來平城宣旨的那隊百人禁軍亦隨在他左右。
以程勳為首的這百人隊隻見他一介文臣,居然在如此凶煞的白刃戰場上,非但不曾落後分毫,反而也是手起刀落,殺起敵人來比之許多百戰之將竟也不見遜色,有此對比,誰還肯示弱?
代王大叫一聲,終於反應過來,大喊:“回援!前方左右軍,速速回援!”
可是已經晚了,前方城牆上,兩軍激戰正酣。反軍方麵縱使占據優勢,可要想喊退就退,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尤其是“大同與太原方麵援軍”的出現,亦極大激勵了城牆上的靖軍,這就使得本來幾乎就要喪失抵抗力的靖軍一方霎時間又被激起最後一點力量。
就是這片刻的時間差,使得宋熠他們獲得了最寶貴的勝機。
擒賊先擒王!
既然是奇兵,當然就要夠快夠猛,夠精準夠刁鑽,抓住敵人最致命的要害,以此達成奇襲目的,獲得以弱勝強的奇絕戰果。
近六千的禁軍如同一道龍卷風般,以代王為目標直直紮入了對方軍陣的最中心。
稍遠處,借著模糊天光的掩護,還有數百人留在東福山上不曾下來。
他們負責的則是不停擊鼓呼喊,製造尚有大軍在後方跟隨而來的假相。
轟隆隆——
六千騎兵,奔馬如雷。
後方戰鼓聲聲助威。
近了,近了。
奇兵的力量在此時發揮到了極致,代王身前的阻擋力量被紛紛劈開。
宋熠雙腿一夾馬腹,忽然抽出背後一支火油箭,就著身旁一名禁軍高舉的火把將之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