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宋家,十裏八村其實少有不知的。
蓋因這宋家的情況,與尋常農家的確有些不同。
先宋老爺子,宋老爺子有秀才功名,隻這一點,他就與普通農人區分了開來。也正是因此,在他有了孫輩以後,他才被村人們尊稱一聲宋老爺子。即便他一輩子也未能再更進一步,可有過功名就是不同,原隻是普通農戶的宋家,自他以後,都硬是能被稱一聲是耕讀傳家了。
隻可惜宋老爺子在讀書方麵用功了得,在子嗣上卻單薄了些,一輩子也隻得了一條根苗。也就是宋熠之父,宋老爹宋柏山。
宋柏山跟他爹宋老爺子又不一樣,他卻是讀書不行,偏偏生兒子十分了得。
於是到了宋老爺子的孫輩,一股腦的就有了五男一女六條血脈。
這其中,又獨獨隻有宋三郎宋熠一個,是原配嫡出。至於原配所出卻為何是排行第三,這裏頭又有一樁舊故。
話宋柏山當年娶妻崔氏,崔氏是結妻子,可惜嫁到宋家六年,卻遲遲未能有所出,當時尚且在世的宋母宋老太太就做主為兒子又娶了一房平妻。這事在當時的青山村還很是鬧了一回新鮮,農戶人家大多是****獨婦的過日子,蓋因農人大多家貧,娶一個婆娘都嫌吃力,又哪裏能聘得起第二個?
但無子是大事,宋柏山又是獨子,有這個因由在前頭,宋老太太再咬牙為兒子娶第二個媳婦,也就在情理當中了。
雖是平妻,但本朝婚姻是一妻多妾製,絕沒有兩妻並嫡的法,因此平妻隻是名頭好聽,最初崔氏仍然在世的時候,餘氏其實就是個妾。
餘氏尚在閨中時就性格尖酸,名聲不好,娘家又窮得厲害,這才被宋老太太以五兩銀子聘來了做。可餘氏雖有萬千不好,卻又有一樁好,她能生!
初來宋家,餘氏才剛呆滿三十就被診出了有孕,後來八個月的時候早產生下宋大郎,一舉得男,就奠定了她在宋家的地位。翻過年,宋大郎不滿一歲,餘氏又被診出有孕,這回她不負眾望,十月之後再度得男,生下了宋二郎。
三年生下倆男娃,從這以後,餘氏在宋家的風頭徹底壓過原配崔氏。
如是又過兩年,餘氏再度有孕,同時崔氏也奇跡般地終於懷上了孩子。這一回宋家同期添上兩個孕婦,可結果卻有不同。餘氏懷孕到五個月上頭的時候,她這一胎竟然掉了!掉下來的還是個成型的男胎!
餘氏聲稱是崔氏害的她,可沒奈何當時崔氏也有孕在身,顧忌著她肚子裏的孩子,整個宋家都沒人能把她怎麼樣。崔氏十月懷胎,期間雖然因為背上了“害餘氏落胎”的罪名而備受煎熬,身體各種虛弱,可到底還是掙命般的生下了宋三郎。
女子為母則強,生下宋三郎以後,崔氏反而硬氣了起來。
她悉心教導宋三郎,苦熬著做繡活換銀子,竟求得宋老爺子同意,送了宋三郎上學堂讀書!
而宋三郎也是個爭氣的,他五歲開蒙,十一歲就獲取了童生資格,從此身價不同,在這十裏八鄉都揚了名。再過一年,宋老太太病重,臨死前就做主給宋三郎定了親。定的正是鄰村胡秀才家的大閨女,也是宋老太太娘家的隔房侄孫女!
又過半月,宋老太太撒手西去,宋三郎守孝一年。一年以後,宋三郎出孝。鄉塾的先生便舉薦他去考秀才。到這個時候,宋三郎也不過十三歲,如果考上,那就是真正的少年成名,堪稱神童了。
然而可惜的是,就在當年院試開始前不久,苦熬了多年的崔氏又緊隨在宋老太太身後,陷入了重病當中。她多年積病,一朝爆,最後就連三日都沒拖過去,生生咳血而亡。
當時的宋三郎有多悲痛且不提,隻崔氏亡故,宋三郎要再守孝三年,這院試自然就考不成了。
院試考不成,宋三郎就隻是個白衣童生,仍然沒有功名。如此三年過去,到他十六歲上頭,正要預備再度參加院試,他卻在上山打獵,籌集應考盤纏的時候,被狼群追逐而落入粟水河,摔折了右腿不,又積寒入體,一番病痛,臥床至今。
大夫診斷,宋三郎十有**要終身殘疾。
而本朝的規定是,身有殘疾者不得參加科舉。這下好了,宋三郎原來雖然沒了娘,可他自己讀書爭氣,還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年少有為的好兒郎,女兒家跟了他不愁沒有好前程。可偏偏他卻又在關鍵時刻摔折了腿,這樣一來,別科舉無望,就是今後的生計,都要艱難!
他身無恒產,家裏還有個厲害後娘,這樣的情況,他這個人可不就跟廢掉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