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粟水懸壺堂(1 / 2)

一刻鍾後,江慧嘉出現在了粟水縣城最大的醫館懸壺堂前。

在大靖朝,所謂一刻鍾,其實就是現代的半個時。懸壺堂離集仁書鋪其實也不算遠,江慧嘉一路上還尋人問過幾次路,這才耽誤了時間,弄得半個時後方才找到地方。

等她到得懸壺堂時,張氏與宋大郎也追上來了。

雖有些不耐煩這兩人,但這尋醫的事情,江慧嘉還真需要這兩人跟著做見證。因此兩人追上來時,她反而主動招呼:“大哥大嫂,我欲給三郎尋醫,你們瞧著這懸壺堂還氣派吧?”

張氏跑得這一陣,酥麻的身體早就緩解回來了,這時候連她自己都有些懷疑自己之前是出了錯覺,就遲疑著笑道:“真氣派……”遲疑是因為,雖然懷疑自己之前是生了錯覺,可這畢竟是到了醫館來了,張氏回想前事,心裏不安,就有些想要找裏頭的大夫看看。

而與此同時,張氏又怕看病太貴,心裏就想著,是不是能讓江慧嘉在給宋熠尋醫的同時,也替她一並將診費付了。

她心裏頭這些千回百轉,江慧嘉自然不知。

進了醫館大門,隻見大堂中間病患甚多,足有三個坐堂大夫排開了坐在桌案後,就這樣,患者居然還有些排不過來。

藥櫃那邊抓藥的學徒也忙得腿肚子直打轉,江慧嘉目光在大堂裏轉了好幾個圈,才攔到一個從內堂出來的學徒打扮的人。

學徒十三四歲年紀,生得眼圓目亮,很是機靈模樣。江慧嘉這邊才一攔他,他就對著大堂中間一指,笑嘻嘻:“要瞧病去排隊,這位娘子讓讓,我還有事。”

江慧嘉施了一禮,笑道:“隻問一句,擅骨科與傷寒內症的是哪位大夫?”

學徒擺手道:“最左邊的張大夫擅骨科,最右邊的龔大夫擅傷寒,中間的劉大夫擅千金科與兒科。”著,一溜就跑出了門。

留下江慧嘉在原地失笑,停了片刻,她還是到左邊張大夫處來排隊了。

選這邊,一是因為張大夫這邊的人要比另兩邊少,而最主要的,則是因為對宋熠而言,治腿傷比治寒症更重要。

又等了近一刻鍾,好不容易前頭的病患都過去了,終於輪到江慧嘉。

她坐到張大夫桌案前的凳子上,就解釋道:“勞煩張大夫了,我家夫君一個月前因上山打獵被狼群追趕,而後摔入河中斷了雙腿。他腿骨有多處骨折,右邊膝蓋骨有骨裂。前頭尋了鄉間郎中接了骨,但如今瞧著卻有些接得不大好的樣子。因為路途遙遠,我家夫君又不良於行,今次我卻不便與他同來。請問張大夫,我家夫君的腿可還能治?或者,張大夫可能出診?”

張大夫涵養甚好,仔細聽她完了話,溫聲回答她:“能不能治,自然要先見到患者才好定論。不過聽娘子描述可知,尊夫腿疾隻怕有些麻煩。至於出診,卻是要看距離遠近了。”

江慧嘉道:“我家在保平鎮下頭的青山村,距縣城約有三十裏遠,坐車大約半個時辰能到。”

張大夫就有些為難:“這……似乎有些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