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宋熠誇上的江慧嘉其實大概能明白宋熠的意思。
她嫁過來通共隻有這麼長時間,在“娘家”時她並沒有機會看什麼醫書,那要怎樣才能解釋她在短短幾月之內就“初通醫術”的問題呢?
除了她資聰穎還能怎樣?
嗯?絕世才?
江慧嘉又被自己的腦補給逗笑了。
其實她的資原本也確實是出眾的。
但再怎麼出眾的資,到如今能練就這樣一身出眾的醫術,也少不了她曾經付出的萬般努力。
在她年幼的時候,別的朋友背兒歌,而她背的是中醫的湯頭歌。
當她會識得基礎漢字,看的第一本書不是幼兒畫冊,而是《黃帝內經》。
別的朋友在玩遊戲,她在背醫書。
人家看動畫片,她在認穴道。
而聽夜間故事的時候,別人家家長給講的是童話故事,她家爺爺給講的卻是各種病例。
十來歲江老爺子就教她往自己身上紮針,然後帶著她,手把手地教她如何給人診脈看病。
當青春少艾時,同齡女孩子們還在享受花季雨季的美好與煩惱,江慧嘉已經穿梭在充滿消毒水味的各科室間,開始了她的實習生涯。
家學淵源,代表的不僅僅是通往那最高殿堂的一條捷徑。
她隻是比別人縮短了奔跑的時間,可她付出的卻是更多的汗水與努力。
醫學的道路,沒有實踐與經驗是萬萬行不通,也不可行的。
這世上真的有絕世才嗎?
江慧嘉不知道。
她隻知道,自己的成就是萬分努力與千分才換來的。
嗯,所以,其實她也是個才。
好吧,她就不謙虛地接收了宋熠的誇獎好了。
江慧嘉請張捕頭等三人進了院子,招待他們到堂屋暫歇。
她在堂屋放了一張竹涼床,又叫褔平扶著他家老爺躺到涼床上。
這時候褔平已經幫著他家老爺將衣襟攏好了,江慧嘉向三人介紹宋熠:“這是外子,姓宋。”
宋熠拱手道:“在下宋熠。”
又有胡靜生幫忙端茶過來待客。
因為最近熱得厲害,江慧嘉都是留他在家裏吃過中飯後歇一個時辰再回去的,所以這個時候其他學生雖已放學,他卻還留在這裏。
江慧嘉道:“這是外子的學生,胡靜生。”
那老爺奇道:“學生?”
“外子在自家開了一個的蒙學館,算不得正式的學館,隻是給五到十歲的鄉村孩童開蒙,教他們識得幾個字而已。”江慧嘉罷,又叫胡靜生去端綠豆湯過來。
綠豆湯有一定的解暑功效,氣熱了,江慧嘉每日早起都會先熬一鍋綠豆湯。
這個不需要什麼廚藝技巧,江慧嘉熬出來的倒也還能入口。
在條件不足的時候,喝綠豆湯緩解中暑是很好的。
胡靜生端了綠豆湯過來,江慧嘉請張捕頭三人都喝一碗。
她又親自起身,取了藥材去廚房熬製十滴水。
這邊江慧嘉要熬藥,張捕頭等三人就由宋熠和胡靜生招待。
那位老爺對宋熠的蒙學館很感興趣,又問他是怎麼想到要開蒙學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