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嘉細查患者脈象,隻覺這脈象比之昨日更浮了。
她又觀察了一番患者臉色,於是問道:“夫人昨夜可是徹夜未眠?”
蘇珍娘麵現訝異色,道:“是難以入眠。”又看了談元娘一眼,疑是談元娘事先同雲娘了,雲娘又同江慧嘉了。
江慧嘉似沒看到她神色的變化,又道:“夫人可是心煩、胸悶、口幹?喉痛有緩解吧?能得出話嗎?後來應當是有進食吧?”
她不溫不火,又問了一連串問題。
而這裏有些問題卻是談元娘也不知道的,蘇珍娘就沒辦法再懷疑是談元娘事先告知了江慧嘉。
卻隻聽床上老太太輕輕出了聲音:“是……”
雖然是極輕的一聲,可蘇珍娘已驚訝極了:“祖母!您能出聲了?”
驚訝過後又現喜意,然後她再看江慧嘉時麵色就變了些。
可大約是情緒變化太快,她對著江慧嘉擠出的笑意就略顯勉強:“江娘子隻憑脈象便能辨知這許多,想來用藥也不會差了。”
江慧嘉不卑不亢,淡淡道:“我若用藥,也仍用麻黃湯。”
還用麻黃湯?
談元娘急呼道:“慧娘!先前老夫人便是用了麻黃湯,病情才加重的。”
江慧嘉點點頭,半點不急,仍道:“先前的麻黃湯已使老夫人喉痛有所緩解,否則老夫人如何能出聲?如何能進食?”
不等再有人來駁,又道:“我猜昨日老夫人所服麻黃湯主用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此外加味生薑,可是如此?”
她將方子都了出來,連帶還猜有加味生薑。
所謂加味,指的是中醫在實際的用藥中,對經典驗方加以添改,以切合實際病例的一種開方法。
外行人聽不太懂,可江慧嘉得這樣理所當然,竟使人覺得不能不信她。
蘇珍娘忙道:“叫6大夫進來,問問他昨日的方子可是這樣?”
花姑姑連忙出去叫人,江慧嘉則要來紙筆,她在紙上寫單方。
那頭6大夫進來了,依命了一遍昨的方子,果然是加味有生薑!
蘇珍娘和花姑姑等人頓時臉色再變,看向江慧嘉的目光再不複先前輕視。
而江慧嘉已經在重新開方。
6大夫過去看她寫方子,並念道:“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生薑……”
這跟他昨開的那個方子並無二致。
而緊接著,江慧嘉又寫:“石膏,黃芩。”
加了兩味藥!
6大夫忙問:“為何加石膏與黃芩?石膏性寒,解肌清熱。黃芩也性寒,主清熱瀉火。老太太是風寒表實證,又豈能用石膏與黃芩?”
江慧嘉道:“老太太實為表寒裏熱證,你看她舌苔薄白,可又注意到白中有黃?脈浮緊為風寒,可實則老太太不僅脈浮緊,又見脈浮數,因此是風寒表證,表寒裏熱。”
一番話下來,簡簡單單,清清楚楚。
6大夫怔在當場,如遭雷亟。
他口中不停道:“竟是如此麼?竟是如此麼?我為何竟然不知?”
得幾句,他一陣風般竟轉身就往外衝,裏頭人聽到他的動靜。他對仍跪在外頭的喬大夫大聲道:“是表寒裏熱,老喬你聽到沒有?我們竟都辨錯了!輸給了一個十幾歲的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