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嘉問:“大娘而今年歲幾何?姓名如何?家住哪裏?”
一邊攤開紙張,按照現代的規矩寫病曆。
茶攤婆子道:“婆子我今年五十一。”著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上竟現出幾分赧然色。
又略遲疑地報了名字道:“我夫家姓陳,娘家姓孫,人都叫我孫婆子。”
江慧嘉點點頭,心中暗道果然。
孫婆子身材矮,肩背微弓,臉上又皺紋明顯,因此瞧來很顯老態。便是她六十幾了,應當都無人會疑。
但實際上這婆子也才剛五十出頭而已,五十出頭的婦人,有那保養得好的,或如四十許,或如三十許。可也有這被歲月早早摧殘了顏色的,看起來甚至要比實際年齡還顯得老上十幾歲!
人與人之間,差距從來如此大。
江慧嘉原來也以為這婆子有六十幾了,但這一探脈,才現對方似有月經不調,這又一問年齡,果然才是五十出頭之人。
婦人絕經年齡難定,通常是在四十五到五十五歲之間,當然也有例外,不多贅述。
一般來,保養好的人要比保養不好的人絕經晚。
孫婆子明顯生活貧苦,根本談不上保養,她到五十出頭還未絕經,卻是有緣由的。
江慧嘉問:“可是漏血不斷?納食無味?”
孫婆子很羞慚的樣子,似乎是覺得這樣大年紀還有這樣的症狀很羞人。
她訥訥道:“娘子一探都知曉,的確如此……”
著就眼巴巴地看著江慧嘉,眼睛裏放出希望的光。
江慧嘉就叫她伸出舌頭來看,又細問了她日常一些其它症狀。
末了道:“此為脾不統血證。”著卻是一頓。
孫婆子經過與江慧嘉的一番對話,這時候已經很是相信江慧嘉了,就忙追問:“那娘……不,那大夫,這個能不能治?”
能治!當然能治!
可雖然能治,這其中卻又另有困難。
孫婆子證屬脾不統血,若要治療,應當補脾益氣以攝血。
可自來,這補脾益氣又補血的東西能便宜嗎?
江慧嘉心裏有方子,可這其中,單隻人參、阿膠兩樣就極為貴價。
隻瞧孫婆子這形容模樣,就可猜知她家境如何了。
想了想,江慧嘉又推翻了原先的方子,另開方寫道:“黨參、黃芪、熟地、當歸、艾葉炭、川芎、白芍、地榆、側柏葉……”
寫好劑量,其中黨參黃芪配伍替代人參,熟地當歸配伍替代阿膠。
這樣一來藥方的價格就降下來了,而方子裏的藥材她這裏也正好都有。
開好方,仍叫白果抓藥。
江慧嘉道:“先服兩劑,再來尋我調整單方。”
孫婆子領了藥,暈暈乎乎又千恩萬謝地走了。仿佛還有點不大敢相信自己竟然真的免費看成了病,更免費拿到了藥。
而有了章鏢師與孫婆子這兩個開端,下午的時候,來尋江慧嘉診病的病人倒又多了幾個。
多是貧民,其中老的有三個,少的有兩個,不老不少的有一個,另外還有一個五六歲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