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到最後江慧嘉也並沒有多寫幾幅字。 WwWCOM
對任何一個勤練書法的人而言,寫字雖然容易,可要想寫出具備一定價值篇幅的作品,卻並不簡單。
就如當年的王羲之,據傳在當年的蘭亭作序之後,他也曾多次動筆欲再寫“蘭亭序”。可事實上,真正足以傳世的那那幅“下第一行書”,到最後也還是隻有他原版那一幅。
書法藝術是充滿靈性的過程,積累與靈感缺一不可。
對江慧嘉而言,這一她在南泉寺梅林寫的這幅蘭亭序,其實很算是水平揮了。
叫她再寫一次,她也未必能再寫出那樣的字來。
而這一幅字,真正叫她名揚京師!
這真是出人意料,江慧嘉與宋熠一同入京,宋解元都還沒來得及向世人展露他的文名呢,反而是“江郎君一書驚世”,世事變幻,不可謂不奇妙。
在這一點上,江慧嘉其實有些不解。
她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功底是有的,也的確很紮實,在靈性上也並不欠缺,尤其她兩世為人,如今也練字極勤。
可即便如此,她也不覺得自己真的能夠寫一幅字就被“世人拜服”。
總覺得有點太假了。
後來倒是陳睿不經意的一句話提醒了她。
陳睿當時卷了她的那幅字,什麼也不肯再還她,又目光灼灼地問她:“江兄學的也是馮氏神龍本吧?”
自唐太宗以來,蘭亭序真跡就失傳了。
後來傳世的都是唐代諸多書法大家的摹本。
其中馮氏神龍本被稱之為最能體現蘭亭原貌的摹本,這一份摹本被後人稱讚最精妙、最圓融、最生動、最具神韻,其精細處都幾乎叫人看不出破綻。
一直到現代二十一世紀,蘭亭序真跡的蹤影都仍舊被埋藏。
相反,馮氏神龍本被世人推崇,其真跡原本被珍藏在BJ故宮博物院,而影印本則傳播開來,供諸多書法愛好者學習。
江慧嘉當年學的的確也是這一版本的蘭亭序。
可陳睿這一問,卻問出問題來了。
要知道,在現代的時候,馮氏神龍本真跡雖然很難被人看到,但是它的影印本卻是到處都能有買的。
那影印本上的字跡,簡直是要多清晰有多清晰,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可在古代呢?
自唐以後,因為王羲之真跡蘭亭序已經失傳,馮氏神龍本就尤其顯得珍貴起來。
就算是摹本,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
尋常人家,能見到拓印版,那都非常了不得,想看清晰版?開玩笑吧,那是一般二般的人物能看到的嗎?
所以,拿著拓印版學習蘭亭序的人,能跟拿著高清影印版學習的人一樣嗎?
先條件就不同啊!
江慧嘉臨摹的蘭亭序,在她自己看來,也算是有些神韻了,可火候不足,仍有滯澀,這是必然的。
但在別人看來不這樣啊!
在其他人眼裏,她這一手字,已經堪稱形神俱佳!
陳睿這一問,提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