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晨,宋廷軍早早來到了警局,拿著資料分析案情:現在總共有三個受害人,吳振和孫磊死因和死狀相同,而楊倩瘋了。吳振和孫磊的相同之處有:他們都是xx大學的學生,他們都喜歡電腦,最重要的是他們同時在玩“鬼洞尋寶”這個遊戲。他們之間的聯係是他們是一對好友。那麼凶手是不是針對他們兩個呢?凶手還有沒有其他的目標?還有楊倩的出事是凶手的故意安排還是隻是一個巧合?還有凶手到底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在沒有親臨的情況下得手的,難道真的隻是利用電腦和網絡殺人?這點也許隻有楊倩清醒過來才能明白。
“廷軍,你在呢?”許明走了過來。
“許明,你也這麼早!”宋廷軍和他打招呼。
“我昨天在電子室過的夜,我有消息告訴你。”許明坐了下來。
“快說來聽聽。”宋廷軍有點欣喜。
“我查看了一下楊姍留下的網址,發現他的確是一個人的個人主頁,而且我已經查到這個人。”許明說。
“誰?”
“楊宇清。”
“楊姍的哥哥?”
“不錯!楊宇清是自由程序製作人,具有很高水平的計算機運用能力,而且能夠對光電學的知識作出如此特別的解釋,不能不說很可疑。‘鬼洞尋寶’的遊戲製作者資料基本上為空白,網絡防範很嚴密,可以說無懈可擊。我淩晨將楊宇清的主頁網址發到了許多不同的論壇,包括‘鬼洞尋寶’的遊戲論壇,一來可以替網上的玩家解釋這種異像,二來也想看看遊戲論壇的版主會不會刪除我的帖子,奇怪的是3個多小時過去了,帖子並沒有被刪除。”許明說。
“楊姍並沒有說這是她哥哥的個人主頁,”宋廷軍若有所思的說,“可能是她不想她哥哥卷入到這個案子裏麵,或者其他什麼目的。至於楊宇清,或許他真的有製作這個遊戲的能力,不過我們沒有任何證據。”
“恩,另外,對於《奇妙的波》這本書,我查過,在市中心的圖書館有一本,而且本市就這一本。”許明說。
宋廷軍點點頭,問:“還有什麼發現嗎?”
許明看了看手表,笑著說:“我發現已經到了我們去見局長大人的時間了。”
宋廷軍也笑了笑,起身和許明一起走向局長辦公室。
局長決定成立專案小組,由宋廷軍和許明負責,要求一個月內破案。
宋廷軍和許明馬上召開專案組會議,分發了相關資料之後,宋廷軍說:“相信大家已經對案子的相關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這是有史以來我們所接手的最棘手的案子。可以說是一種高科技犯罪,凶手的手法奇特,目標不明,動機隱晦,留給我們的隻是一個個疑團。經過商議,我們決定進行四個方麵的工作,下麵我把工作分配一下:小李你帶人負責查一下楊姍的哥哥楊宇清的資料,另外派人監視楊姍和楊宇清;小紅你帶人去精神病醫院保護和照顧楊倩,想辦法讓楊倩說出5月22日晚上到底看到了什麼;小張你去市中心圖書館找《奇妙的波》這本書,並查一查近兩年來有些什麼人借閱過這本書;最後的工作就是通過網絡查找相關線索,這個任務自然要交給許明和電子分析科。大家如果沒有其他的問題,就各行其責吧。”
早上楊宇清送楊姍去上學回來,買了份報紙,看到了對於孫磊命案的報道,便叫了輛計程車直奔市中心圖書館。
楊宇清順利借到了《奇妙的波》這本書,而後回家打開了電腦。習慣的他首先打打開了自己的個人主頁。他意外的發現今天的訪問量陡增,而現在才上午10點左右,而且有不少人在留言本上留言,大都是有關w-l波的問題。他這才知道他的個人網頁地址已經被發送到各大論壇上。楊宇清無奈的搖了搖頭,沒有理會這些情況,關掉電腦,拿起《奇妙的波》來看。
5月24日中午。警局。
“隊長,《奇妙的波》已經被人借走了。”小張回來說。
“誰?”宋廷軍驚訝的問。
“楊宇清。”
“又是他?”宋廷軍心裏說到。
“這是近兩年借閱過此書的人名單。”小張說著將一份名單交給宋廷軍,“除了楊宇清之外,大都是相關專業的教授,研究生,和大學生。”
宋廷軍接過名單,點了點頭。
這時小李走了過來,將一份資料交給宋廷軍,一邊解說到:“隊長,這是楊宇清的資料,不過有些地方明顯失真。”
“明顯失真?”宋廷軍奇怪地問。
“是的,如果資料沒錯的話,那麼楊宇清應該和隊長你是同窗。”小李說。
“不可能,我以前根本不認識他。”宋廷軍肯定地說。
“不但你不認識,就算你們母校的老師也沒人記得和認識他。不過有資料顯示他和楊姍並不是親兄妹。”
“你是說楊宇清不是楊家親生?”宋廷軍疑惑的問。
“恰恰相反,楊姍不是楊家親生。”小李說,“早年楊宇清的父母在知青下鄉時生下了楊宇清,但那時楊宇清的父母並沒有結婚,家裏又反對他們在一起,所以他們不敢把楊宇清帶回,留在了鄉下。後來他們結婚以後一直沒有孩子,就在孤兒院領養了楊姍,但他們還是一直在尋找楊宇清的下落,直到5年前才找回來。”
“所以說5年前楊宇清的資料在本市隻是一片空白,而這些檔案是他的父母托人辦理的?”宋廷軍若有所思地問。
“是的,楊宇清的父母都是公司的首腦,常年在國外忙生意,很少在家。家裏隻有他和楊姍,還有一個女傭。楊宇清沒有上大學的記錄,他的電腦知識是自學的,不過還是很有名氣,不少大公司都找他做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