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角進行很順利,年少老成的小胖子謝明和(阿和),整天勃起的許博淳,還有喜歡全班女生的廖英宏(該邊)都一一選到合適的演員。
當選拔完畢公布之後,其他帶著熱切期盼前來選拔的人自然是心中失落,不過也積極去應征那些龍套角色。
選角過程雖然順利,但王尚並沒有太過興奮,因為他現在突然想到極其嚴重的問題“《那些年》是在前時空2011年上映的,並且在台灣、大陸、香港共獲得2.3億人民幣,可以說還是成績輝煌,但是這個時空隻到了2002年,這裏的觀眾是否能夠接受得了這種高中時酸澀的情感?”
王尚挺擔憂的。
王尚唯一能期盼的是這個時空華夏的經濟從六零年代就開始複蘇,娛樂業更是蓬勃發展,群眾的接受教育程度提前十年,文化普及提前十年,網絡科技提前十年,娛樂發展提前十年……
也許華夏的整個時代,都提前了十年……
而且《老男孩》提前放出來,也沒有撲街,依舊取得了超高的點擊率……
不過盡管如此想,但王尚依舊不放心,萬一辛辛苦苦拍攝完畢,卻撲街了了呢?不但砸招牌,而且還浪費大筆錢……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去試探一下群眾的反應?”
隨後的幾天裏,整個天王工作室的工作人員都發現自己的老板王尚好像變得有點不同,有時候喃喃自語,感覺有心事……
一次討論著《那些年》開機事宜公司會議上,眾人在熱烈討論中。
“啊!我知道應該怎麼做了了!”一聲炸響。
王尚突然莫名其妙地騰地站了起來,一副很驚喜的模樣。
突兀的叫聲瞬間打斷所有人的討論。
所有的人都轉眼看著王尚,好奇、疑惑。
王尚環視一圈,興高采烈地說道:“現在以青春為主題的電影不是不多嗎?而且我們對這塊市場的信心也不是很足,現在我想到了一個方法在電影進入市場之前,試探這個市場到底如何!”
王尚越說覺得自己的想法越對。
王尚想的正是劇組這段時間一直在想的,此時聽到王尚有好辦法,全體目光瞬間盯向王尚。
眾人好奇問道:“怎麼做?”
王尚看了看所有人,說道:“我們可以出一部小說,就是與電影一體的小說,放出去給所有的讀者看,看看他們的反應!”
拍攝組的負責人何家樂擔心地說道:“出小說?這可是很難的,找誰代筆呢?”
王尚自信滿滿:“這個包在我身上,四天應該就可以了!以前我就說過,這個劇本原本是來源自一個台灣人的口述,我現在記得清清楚楚,而且寫劇本的時候,我已經有了大概的構思,此時寫起來,也不會太難。”
“四天就寫出來?”所有人在心中對王尚豎起大拇指:“你牛逼!”
王尚看著他們那崇拜的眼神,暗自偷笑:“本來我是寫不了的,但是我可以抄襲啊。《那些年》這部電影,本來是根據同名小說小說改編的,雖然小說不出名,但小說在電影大火之後,也跟著火了起來。”
王尚一邊想,一邊繼續說道:“等小說寫出之後,不用出版,直接在網上快速公布,屆時策劃組對這本小說進行包裝宣傳,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它,打響它的名氣,並且可以順便提前炒熱電影版《那些年》。”
劇組成員皆點頭,紛紛表示讚同。
這時,總經理畢翰提出一個方案:“如果書能夠廣受歡迎的話,那我們可以再增加一個環節——校花角色選拔大賽!選拔的方法可以讓她們表演一段小說裏麵的情節上傳到網絡讓人點評,最後由網絡投票推薦決定前十名,然後再舉辦一次現場評選,直接選出飾演電影女主角的那個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