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站在辦公室,透過落地窗看著天王大廈樓前那已經停放了密密麻麻的車,還有那有點擁擠的人流流向天王大廈。
很明顯可以看到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扛著攝影機還有提著話筒的媒體人。
“人很多啊。”王尚感歎道。
曾幾何時自己有了這樣的影響力,一個小小的新聞發布會就來了這麼多人,而且還不是自己主動邀請的。
隨手間,娛樂圈風雲變幻。成就感滿滿的。
“前時空隻是一個小小的導演,在金錢、名利、人性間掙紮,這個時空,這些都可以由自己掌握,而不再是茫然迷失。”
迎著太陽,居高臨下看著下方那些忙碌的身影,王尚不自覺胸中豪氣頓生。
“感謝這一個時空……”
“不過還不能高興太早,我要做的事還很多。”王尚心中提醒自己不能驕傲自滿。
看了看表,8:30分,發布會9:30分開始,還有一個小時開始。
而此時,在天王大廈一樓一號接待大廳,此時已經來了將近200家媒體記者還有攝影師,整個場地的前半部分已經坐滿了人。
不少記者和攝影師將一些東西放到座位上,表示‘占位’,同時將注意力放到了兩個巨大的變形金剛模型那裏。
拍照閃光不斷。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不對:“好像這模型有點變了哦,不太像以前的那個模型。”
“咦,你不說我還不知道,現在認真一看,還真的有點變化,感覺更加威武了一點,也好看順眼了一點。”
就在記者們爭相合照、議論紛紛的時候,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了。
當王尚出現的時候,一堆記者就好像是打了雞血一般,攝像機閃光燈不斷,不過好在知道要守秩序,沒有讓現場混亂起來。
“這次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宣布一下《變形金剛》的一些具體製作事項。”在眾記者矚目當中,王尚對著話筒說了起來,“《變形金剛》從2002年開始就已經出現了漫畫,當時出這個創意的時候,就是為了拍攝電影而創作的,不過這幾年的技術條件不夠,無法支撐整部電影,所以我暫時停下了這個電影計劃,現在,技術條件已經足夠支撐這部電影了,所以,我就決定拍它了。”
記者可以說是相當有經驗,配合著王尚問道:“不知道王先生所說的技術是什麼技術?”
王尚回答道:“首先是電腦的cg技術,想必在座的記者朋友應該知道。”王尚拍拍手掌,一個早已安排好的技術人員上台來。
“現在是給大家展示一下目前我們掌握的cg技術。”
技術人員在原計劃在放映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個用無數白色線條組成的三維虛擬模型,沒有任何色彩。然後技術人員對這個模型進行環繞、走路、奔跑等操作。
而王尚在一旁介紹道:“這個是我們擎天柱的模型,它的身體由一萬多個零件組成。”
記者們全神貫注地看、聽,不時在筆記本上記下一些東西,當聽到說由1萬多個零件組成的時候,心中忍不住一驚。
不過這隻是開胃菜,在王尚的吩咐下,技術人員開始對白色線條組成的擎天柱進行上色,在記者們的目光中,擎天柱開始逐漸出現了其他色彩,藍色、紅色、銀色、黑色,模型開始逐漸豐滿起來,不再是一堆線條。
“我們特效方麵稱之為渲染。大家不要小看裏麵的技術含量,單單這個靜態站立擎天柱模型,我們公司就動用了一萬塊cpu芯片運算渲染了將近一個星期才完成。而它的跑動、走路,都需要另外的渲染,耗費的資源將會更加多。”
“哇……”
“那麼變態?”
“一萬塊芯片運算一個星期?也太恐怖了吧,隻是小小的一張圖而已……”
這些記者雖然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但對於更加內化的技術,他們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所以王尚的話把記者們小夥伴們都給驚呆了。
不少的記者站起來詢問(質疑):“這是真的嗎?”
而美國的一些記者則是一臉驕傲自豪,他們早就知道電影渲染技術了,在好萊塢很多大片都會用到這個東西。他們早已耳熟能詳:“華夏的記者真土鱉。”
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技術不能算作是大新聞,隻能用“華夏電影技術2008年才實現小規模電影渲染技術應用”的標題來做新聞。
很快就有一個美國記者開始轉向另外一個問題,用流利的中文問道:“請問除了cg技術之外,還有其他的技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