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荊鎮四麵環山,出入全靠一條盤山公路,境內多山,廟宇大多俢於山腳或半山腰處,被荒廢的廟宇,更是人跡罕至,地處偏僻的角落。
歸屬大荊鎮境主衙門所轄的四座廟宇,分別是三官廟、五老廟、灶王廟以及文曲廟,但四座廟宇都已經處於荒棄狀態,無人看管且位置偏遠。
楊世軒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將這四座廟宇裏裏外外地檢查了一遍,最後綜合四座廟宇的地理環境,將目光鎖定在了位於大荊鎮東南方向一無名山下的文曲廟上。
這文曲廟雖然早已被人荒棄,但所處方位卻非常符合楊世軒對於廟宇的要求,這座位於山腳下的文曲廟,交通相對便利,風水地理也相當不錯,隻需稍加變動,就能為它聚齊較強的氣運。
對於楊世軒而言,這四座被荒棄的廟宇,其建築主體都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毀,想要啟用都必須進行修繕,自然他會選擇最符合自己意願的廟宇,來進行自己的計劃。
文曲廟供奉的神仙,是天上的文曲星君,屬天庭星部的大佬,在北鬥七星君當中排行老四,主司天下科甲功名,又細分為科甲名聲、文墨官場、功名遷升、文雅風騷、口才音樂、星相醫理等事。
這種坐鎮天庭的大人物,楊世軒當然不認識,既然不認識,那搶他的香火,也就沒有半點慚愧感了……
這天下午一點多鍾,武虹縣縣城東大街街頭,恢複了凡人之身的楊世軒,穿著一身幹淨整潔的白色運動裝,出現在了人來人往的大街上。
看似懶散的目光,在街道上來來回回地掃視著,似乎是在搜尋著什麼。
不經意間,一道矮小瘦弱的身影印入了楊世軒的視線當中,此人身高不足一米六八,留有長發,用一根木簪子從中間穿過,固定在頭上狀若牛鼻,穿著一身已經褪色的半舊道袍,人模狗樣地走在大街上。
見到這個人,楊世軒臉上就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意,掐掉手中的煙頭,慢吞吞地走進了人潮當中,朝那老道士一步步靠近過去……
孫不才走在繁華的大街上,一雙滴溜溜的小眼睛在那裏來回轉動,紅光滿麵的模樣,似乎近段時間過得還算滋潤。
自打上一次被那個無良少年利用完丟在旅店一樓大堂苦熬了一夜後,孫不才就時來運轉,連遇貴人,短短十多天的時間,就撈了一筆不小數目的錢財,朝他的偉大理想又大大地跨出了一步。
對於孫不才而言,能賺錢,賺大錢,才是他畢生的追求,除了這些黃白之物外,他此生也幾乎沒有了其他的追求。
原本孫不才是打算離開武虹縣了的,可誰想到臨走之前,又給他發現了一條大肥魚呢?孫不才決定,撈完這筆再撒腿跑路。
因為在武虹縣這個地方,有一個讓他打心眼裏感到畏懼的家夥,那家夥出身神秘,手段無恥,連他這個老江湖都自歎不如。
孫不才為自己算了一卦,得出的結論是,隻要那個家夥還在武虹縣,他孫不才就沒有翻身的餘地,那小子就是他命中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