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林曉佳每天第一個起床,梳洗之後直奔排練廳,早飯也不和寢室的幾個一起吃了。李美娜她們對藝術團也沒什麼概念,每天上課的時候都想著給林曉佳占座,幾個女生呼啦啦坐在一橫排,也成了土木院一道小小的風景。
在藝術團練了半個月基本功,林曉佳才算摸清楚情況,考試那天來教新生的有幾個是大二大三的師姐,可教自己那組的卻也是個大一新生,叫苗菲雨,學經濟管理的,據說是舞蹈特長生。
“舞蹈特長生啊~~”林曉佳心裏默默歎了口氣。
林曉佳小時候家裏條件並不太好,媽媽李愛華和爸爸林海生都是一家小廠的工人,每月收入加起來不過600多元錢。6歲以前,一家人都住在一間不超過15平方的平房,還沒有房產證明,是在爺爺家前麵的小院子裏蓋的。從小,林曉佳就很羨慕姐姐林實,她們家住在大伯單位蓋的家屬樓。但是姐姐似乎不太熱情,林曉佳一年也隻能過年跟爸爸媽媽串門的時候才能到姐姐家坐一會。7歲那年,爸爸媽媽才有機會買到單位的福利房,45平方的小屋,已經讓全家人心滿意足了。
那樣的條件下,林曉佳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親戚家孩子穿舊了媽媽拿來改小的,家裏能溫飽就很不錯了,哪還有多餘的精力讓她學課外班呢?
林曉佳的基本功都是自己沒事練著玩練出來的。體育課的跑跳項目都不是林曉佳特長,運動量稍大點兒就氣喘籲籲心跳如雷,一副跳上岸的魚的模樣。但是每到做操時間,林曉佳都是全班乃至全校的焦點。平平常常的廣播體操換林曉佳來做,就怎麼看怎麼優雅舒展,每個動作做得都十分到位,卻又輕盈靈動,不會給人用蠻力的感覺。小學中學,林曉佳的間操一直站在領操台上。
每天課間,林曉佳都喜歡一個人跑到學校的器械區,盡管那時候隻有單杠雙杠,她已經很滿意了。從開始的立位體前屈,到後來把腿搭在高過頭頂的單杠上,林曉佳從來不覺得疼,這就是她打發時間的方式。像後橋那樣的動作,林曉佳都是晚上在家學習累了時練的,用來驅趕睡意。
一直堅持著,林曉佳這個一天舞蹈課沒上過的編外人員,卻擁有了不輸於舞蹈專業人員的柔韌性。隻不過,到現在也沒有人發覺。
作為候補人員,林曉佳自然沒有資格參加聖誕節重頭戲《梁祝》的演出,隻能跟一群表現和外形都不很出眾的女生們一道,排練《我愛你中國》的歌伴舞。但是“優質生”們練習《梁祝》時,林曉佳一直都在旁邊看著,特別是苗菲雨。苗菲雨是領舞,和一個皮膚超白皙的男生一起。可能是因為放心吧,團長叫他倆當眾練習的次數很少,林曉佳每次都不錯眼珠地盯著,旁邊那些不排練就閑聊的聲音已經完全排斥在外,腦袋裏全是場中央那人的動作表情。
林曉佳不得不承認,專業的水準是自己這輩子也達不到的了。那回旋大跳,前橋,都不是她這19歲的身體能練得了的。但是去掉這兩個最難的動作,林曉佳已經把《梁祝》完全學會了。
就算沒有用武之地也好,林曉佳是真的喜歡,樂在其中。
11月18日,高數課上課前。班長石磊站在黑板前拿著板擦啪啪地敲著。
“大家注意啦,都安靜一下,有件事要跟大家宣布。”
楊雲龍:“老六你有屁快放,別整得一副官腔,揍你啊!”
石磊:“老大你給我點麵子好不,有什麼話回寢室再說。”
金占波:“老大你嚴肅點,老六在說正事。”
楊雲龍吐了吐舌頭,慢悠悠地坐下了。
石磊:“告訴全班同學一個好消息,根據學校不成文的規定,每個院都要在12月舉辦一次迎新晚會,土木院3個專業12個班的同學都要參加。晚會上表演的節目都由新生自己編排演出,這可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啊,既能展現自己的特長,又能有機會認識更多的朋友,希望大家都不要害羞,踴躍報名。這也是一個給自己班級爭光的事,咱們決不能在12個兄弟班裏拖尾打狼啊!”
“迎新晚會啊,那能看到別的專業的女生了啊!”
“上大課時你沒看見啊,有能看的嗎?虧你還惦記著,切!”
“我們工科學生會什麼啊,還演出,現眼還差不多!”
……
聽著這七嘴八舌的議論,林曉佳腦子裏出現的是舞蹈《梁祝》的畫麵,那個身著白色輕紗連身褲、頭戴方巾,男扮女裝的祝英台,在舞台中間翩然起舞,隻不過那張臉已經換成了林曉佳自己。
但是以她現在的水平……林曉佳自嘲地笑了笑,拿出高數課本準備預習。
“丁零零……”下課了,林曉佳站起來剛想出去透口氣,卻發現過道被一堵人牆給擋住了。
抬頭一看,居然是一直沒聊過的石磊。
“嘿,”石磊露出一口白牙,“聽說你是學校藝術團的,迎新晚會你報個名吧。”
林曉佳:“嗯,我剛加入沒幾天,什麼也沒學會呢啊。”
石磊:“沒關係,我相信你,藝術團可不是誰都能參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