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廣宗之戰(二)(2 / 2)

盧植也沒想到張宇這麼狠,隻是他也不想將事情鬧大。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死死的圍住廣宗內的黃巾,早日平定叛亂。便道:“忠恕,放肆。李首領為國盡忠,這是有目共睹的,你怎可無禮?還不快快賠禮道歉。”

眾人又是一番說辭,然後繼續論事,張宇也不再開口。果然,又有數人提到要主動進攻廣宗,都被盧植強力壓了下去。最後,方略依然沒有改變:各軍駐守,嚴密監視廣宗動向,不得擅自行動。

出得營帳,張宇便趕回駐地。張毅便上前稟報,說是有人要求見張宇,現已安排在偏賬等候。張宇想了下,最終還是決定見一麵。見麵,寒暄。張宇看著眼前這個三十多歲,留著三角須,一副說客模樣的人,問道:“不知先生來自何處,所為何來?如何稱呼?”

此人拱手道:“鄙人姓王,自四方來,為救張首領。”

張宇也熱情道:“哦,先生這話可是讓某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張首領想必心知肚明,又何須裝聾作啞。義軍者,本就是個家私軍。朝廷兵馬不足,而賊軍勢大,朝廷不得已之下,才會允許各地組建義軍自保。朝廷想法雖好,用我等錢糧組建義軍,與蛾賊相互消耗,然後朝廷坐收漁利。事後,再賞幾個不值錢的官職。當然,按照當即天子的性子,也許我們還需要上繳一筆錢財,才能的到這個官職。張首領以為然否?”開來是世家豪強派來的,也就是說他們也開始對張宇采取措施了。

張宇點頭,默然。按照曆史上,黃巾之亂平後,袁紹、曹操這些世家子弟最差也是郡國裏的二把手。但想劉備這些沒有背景,有無錢上供的義軍首領,就要看朝廷臉色。劉備也是有皇甫嵩幫忙說句話,才有一個縣尉之職,最後還被張飛三拳兩腳給弄沒了。張宇現在是應該有個計劃了。不能到是再手忙腳亂。雖然現在有盧植為師,但盧植好像還被貶了,用處不是很大。

見張宇默然,王大說客繼續道:“張首領是聰明人,當知道軍隊,乃國之重器,豈可假手於人。如今蛾賊四起,朝廷不得不依靠我們,才容忍我等。一旦蛾賊覆滅,那是,到時候數十萬義軍,皇帝睡覺都不安穩,朝廷還會容忍我等麼?我們這些義軍,多則三五千,少則六七百,又當何去何從?答案隻有一個,就是以官職為交換條件,逼迫諸位首領解散義軍。然而一旦沒有了義軍,義軍這些首領的官職有什麼用?任何一個人都能吆五喝六,一個不順心,丟官罷職也不是不可能。張首領想想,難道您花費家財為國平亂,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您甘心麼?”

“不甘心又能怎麼樣?難道你們還有別的辦法麼?”

“義軍解散是定局,但我們可以結成聯盟,互相幫助。讓個首領盡量回本地為官。在本地為官,與地方家族在一起,即使朝廷有什麼動作,也要考慮再三。而我們也可以加強家族在本地的勢力。在外麵官職再高,哪裏抵得上在地方稱霸一方,做個人人羨慕的土皇帝。這才是世家安生立命的根本。”

辦法是好辦法,隻是他們顯然沒去了解過張宇。也許他們並不相信沒有哪支義軍背後是沒有家族的。隻是讓張宇回廬江,去保護張家那些人,張宇表示沒興趣。不過,也不準備拒絕。道:“主意是不錯,隻是你也知道,我已經拜了盧中郎為師了,所以,”

雖然盧植以後會被貶,但現在嘛,誰知道呢?這叫扯虎皮,拉大旗,不用白不用。王說客皺著眉頭,道:“張首領能拜盧中郎為師,足以說明張首領是少年英傑。然而,盧中郎在朝廷內外的名望雖高,但如果張首領認為平盧中郎就能高枕無憂的話,這主意可就錯了。可能張首領還年輕,不知道,盧中郎因多次上書皇帝要求罷免十常侍之事,早已被十常侍恨死,已經多次罷官。這次如果不是蛾賊太過猖獗,朝廷也不會啟用。恐怕到時候,張首領也會受到牽連啊!”

“可我畢竟已經拜了盧中郎為師,這恩師之命。這個,這個,”張宇擺出一副雖然心動,但萬分為難的樣子,支支吾吾道。

“那張首領的意思是?”

“你說的那些太遠了,就是黃巾亂賊,雖然已經被圍在廣宗,恐怕還會困獸猶鬥。能不能吃掉都還是兩手。所以,別跟我來那些虛的,我要的是看得見的好處。錢糧、戰馬、兵器鎧甲等物資都行,你知道,我的義軍傷亡很大,需要這些。盧中郎雖有補貼,但還不夠。”既然盧植這條大腿不穩,那就先為自己撈點好處。

“這個,我不能做主。”

“那就讓能做主的來談吧。忠平,送客!”

就在張宇在等著消息的時候,一騎飛奔而來:“張首領,有人私自進攻廣宗,將軍急令你馬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