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天堂裏的愛(2)(1 / 3)

在父親那兒的那段日子裏,父親總是對他小心翼翼的,尤其是那個小男孩兒,一個勁兒地想和他玩耍,好多次都被他粗暴地拒絕了。有一次,那男孩兒竟然跑到父親那兒,對著父親喊爸爸,父親顯得很窘迫,對小男孩兒說:“我不是你的爸爸。”父親接著指著他說:“我是他的爸爸。”但他明顯看到,父親說這話時,臉卻一下子紅了。

讓他想不通的是,那小男孩兒每天都要來父親那裏,父親雖然不讓他對自己叫爸爸,但父親對那小男孩兒的神態很是親昵,這在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眼裏,是最為敏感的。

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囁嚅著問父親:“爸爸,那個小男孩兒究竟是誰?”

父親被他突然的問話弄得愣了一下,好長的時間,才對他說:“孩子,你還小,長大了,你就明白了。”

但他卻不依不饒,搞得父親很難堪。無奈,父親隻好告訴了他,小男孩兒是他和另一位阿姨生的。他頓時憤怒地對著父親喊道:“你壞,你是大壞蛋。”

父親苦笑了一下,還是那句話:“孩子,你還小,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一件事情,使得他對父親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一次,又是那個小男孩兒跑到父親跟前,對著父親喊爸爸,當時有好多人在場,父親又是對著那小男孩兒說:“我不是你的爸爸,我是他的爸爸。”父親又指了指他說。

不知為什麼,他忽然覺得父親很可憐,活得也很累,不禁對父親產生了憐憫心。等其他人都走開了以後,他對父親說:“爸爸,你放心,這件事,我回去後,保證不對媽媽講的。”

父親顯然很高興,突然把他抱了起來,在他的臉上美美地親了幾口,對他說:“咱們都是男人,男人說話是要算數的。”他對父親說:“算數,咱們拉鉤。”於是,他和父親就拉了鉤,發誓道:“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假期滿了,他又回到了和母親居住的那個城市,母親問起父親的情況,他沒有對母親說起父親的那件事,隻是對母親說,父親那裏什麼都挺好的。母親聽了他的話,好像也很滿意,再也沒有在他麵前提起過父親。

一晃又是十幾年過去了,他考上了大學,父母都去學校送他,他此時才知道,在他去父親那裏度暑假的前三年,父母就已經離婚了。父親對母親說,盡管我們已經離婚了,但為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受到我們離婚的影響,在孩子未長大之前,我們誰也不能告訴孩子真相。於是,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父母雙方始終恪守著諾言,一直沒有告訴他事情的原委,他也就這麼被蒙在鼓裏。

當他知道了事情真相後,先是很吃驚,這麼大的事情,父親和母親竟然一直瞞了他那麼長的時間,而且一點兒蛛絲馬跡也沒有露出來。他忽然覺得自己很自私,在這些年裏,竟沒有察覺到父母為了自己而費的苦心,他認為自己沒有怪罪父母的半點兒理由了,反而覺得父親和母親的偉大和無私,他此時不由自主地抱住了父親和母親,淚流滿麵地說:“你們永遠是我的好爸爸、好媽媽,我永遠是你們的兒子,我永遠愛你們。”

心靈感悟

“他”的父母為了“他”在成長過程中不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在他未長大前,誰也不能告訴“他”真相。當真相大白,連處身事外的讀者我也大為驚訝時,這個兒子,又如何不被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而震動,他沒有理由不淚流滿麵,有這麼偉大的父親和母親,他如何還能無動於衷?

愛心創造的奇跡

文/佚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丁·沃爾作為戰俘被關進了位於西伯利亞的一座戰俘營裏,從此離開了他的家鄉烏克蘭,離開了他的妻子安娜和兒子雅各布。在以後的幾年裏,他與家人天各一方,音信隔絕,以致連妻子在他被帶走後不久又給他生下了一個名叫索妮婭的女兒都不知道。

幾年之後,當馬丁被釋放出來的時候,他已經身心俱疲、憔悴不堪了,看上去儼然就是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不僅如此,在他的手上和腳上到處傷痕累累,那是嚴刑拷問時給他留下的慘痛印記。更讓人不堪忍受的是,他知道自己再也沒有生育能力了。不過,幸運的是,他好歹總算獲得了自由。離開戰俘營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到處去尋找妻子安娜和兒子雅各布。最後,他終於從紅十字會打聽到了家人的消息,方知他們都已經在前往西伯利亞的途中死去了。頓時,他傷心欲絕,悲不自勝。但是,直到那時,他仍舊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未曾謀麵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