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幸福的味道(4)(1 / 3)

他身高1.45米,卻有110斤重。媽媽不讓他多吃肉,他就乖乖地將他認為最好吃的東西——肉,全塞到媽媽的碗裏。

如果他去外地演出了,他就會給媽媽打電話。雖然他還是認不全1~9全部數字,可他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居然就記住了媽媽的電話號碼,這是他唯一會連續按下的數字鍵順序。

舟舟已經27歲了。有人建議給舟舟在農村找個媳婦,將來也好有人照顧他。張惠琴生氣地拒絕了。她說,別說國家規定像舟舟這樣的人是不能結婚的,即使允許,我也不會同意。我也是母親,我不能耽誤別家的女孩一輩子,這不公平。

然而生離死別,已經迫在眉睫地擺到了張惠琴麵前。

2005年的一天,張惠琴將家裏一隻叫汪汪的狗送走。舟舟哭了幾天,直到又買來一隻狗,他才止住哭泣。而且幾乎不記事的他很長時間裏還對汪汪念念不忘。

這一天,張惠琴在家看一個名叫《小孤星》的電影,講一個4歲小女孩在母親車禍去世後的故事。女孩在母親的墓地前拚命刨土,要把媽媽找出來。

張惠琴看著,震驚了,她一直隻想要怎樣安排舟舟將來的生活,卻從來沒想過舟舟會怎樣看待她的死亡。她一直以為,舟舟隻有三四歲孩子的智力,他也許都不會意識到什麼叫死亡,什麼叫永遠離開。

張惠琴告訴自己,她一定要教會舟舟學會麵對媽媽的離開,她無法想象因為自己的死亡,令舟舟感覺到被遺棄,感覺到孤獨與絕望。她希望舟舟永遠快樂,永遠單純地微笑,永遠沉浸在他喜愛的音樂之中。

張惠琴從舟舟最喜歡的遊戲——打手機入手,一次又一次反複告訴他,如果有一天媽媽不在了,你要學會給媽媽打電話。她拿著手機放在舟舟的耳邊,對他說:“你看,就像這樣子,你看著天對媽媽說話。”

舟舟說:“媽媽好,今天天氣好。”

張惠琴流著淚點頭。

舟舟繼續說:“媽媽。我今天演出了。有人送給我一個蛋糕,給你吃。”

張惠琴就這樣一次又一次訓練舟舟,教他學會對著天空與媽媽說話,那時媽媽就在天上注視著他。天空湛藍,朵朵白雲都慢慢會幻化成媽媽親切的笑臉。

舟舟可以對著天空喊“媽媽”,然後播放他最喜歡的樂曲,仿佛在舞台上演出,媽媽是天上最忠實的觀眾。張惠琴指著院子裏的小樹對舟舟說。如果以後要找媽媽的話,就去看那一棵樹。那是棵春天裏開花的樹,你可以把要送給媽媽的小禮物,比如一塊蛋糕,比如一顆糖埋在樹底泥土下,媽媽就會吃到。再或者,你可以在樹幹上挖一個小小的洞,有什麼悄悄話,就對著小樹洞輕輕地說,就像俯在媽媽的耳邊,媽媽一定會聽得見。

張惠琴一遍又一遍地對舟舟說,你隻是看不見媽媽的身影,但媽媽永遠在你身邊,在照片裏,在錄影帶裏,在你凝視的每一顆星星裏,在拂過你身體的每一陣風裏,在你清晨起床迎接的每一縷陽光裏。

媽媽告訴舟舟,愛你的人死去,並不代表著離開,更不意味著遺棄。愛你的人與你同在,無論身體在哪裏,無論形式有多迷幻,隻要愛在,愛你的人就在。

舟舟聽著,他聽不懂,但他分明是聽懂了。

2006年5月27日下午,張惠琴在武漢市161醫院辭世。臨走時,愛人胡厚培、舟舟和女兒小悅都陪伴在側。

去世前,張惠琴已經與武漢市紅十字會眼庫簽訂了眼角膜捐獻誌願書。她的誌願書是這樣寫的:舟舟是在社會的關愛中成長的,我也要回報社會,幫助那些失明的人。

裝有張惠琴眼角膜的保溫瓶送往深圳前,舟舟特地要過那隻保溫瓶,輕輕撫摩著,似乎在感受母親的體溫。他沒有哭,但他分明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他隻是一遍遍仰望天空,舉著手機,對著天空喃喃自語。

這個世界上最疼舟舟的人去了。或許,這位慈祥的母親在天堂裏目光仍熠熠生輝注視著舟舟。

心靈感悟

愛你的人死去,並不代表著離開,更不意味著遺棄。愛你的人與你同在,無論身體在哪裏,無論形式有多迷幻,隻要愛在,愛你的人就在。

母親的執著

文/佚名

我的家鄉在沂蒙山腹地。這裏土壤多為沙石,小麥、玉米等農作物不易生長,村民們一年到頭全靠地瓜幹煎餅來維持生活。我們兄妹四人,我在家是老大,日子過得很苦。

但母親沒有聽鄰居大叔那句“窮讀書,富放豬”的致富經,先後把我們送進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