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上行下效的“小馬德”李剛(1 / 2)

馬德在任職期間大肆賣官,將綏化政壇變成一個龐大複雜的官場江湖,變成了一個以官位為商品的市場。

在馬德的官場江湖中,向上連接著黑龍江政壇的韓桂芝等省部級高官;平行連接著王慎義、趙洪彥等數位地廳級官員;向下聯接著李剛、呂岱等數十位縣處級小“馬德”,他們大都已在獄中服刑,或被采取了法律強製措施或受到行政處分。

馬德的官場江湖中,幾乎每一個有頭麵的人物都毀滅了一個家庭,甚至牽涉出家屬的犯罪嫌疑,如馬德之妻田雅芝,李剛之妻焦紅霞。

馬德江湖在人數上呈一座金字塔形狀,官位越大賄金數目越大。韓桂芝之於馬德,馬德之於李剛,其上行下效之惡果,不僅在於將貪賄之風層層下遞,更在於由個案而成慣例,而成規則,清者欲獨善其身而不可得,使當地的政治風氣被摧毀性地破壞。

50歲的馬德開始擔任綏化市委書記時,屬下綏棱縣縣長李剛隻有41歲。李剛在綏化官場屬於鳳毛麟角的人物,相貌堂堂,口才文筆俱佳,被稱為綏化市“第一後備幹部”。因此李剛一直自視甚高,甚至到被判處無期徒刑之後,還曾在法庭外對妻子焦紅霞說:“要是不出這個事,我李剛一定做到封疆大吏。”

李剛在2000年至2002年春節,總計送給馬德人民幣32萬元、美元1萬元,由此當上了綏棱縣縣委書記。此前,李剛在1998年春節前,送給原綏化地區地委書記趙洪彥人民幣10萬元,因此被提拔為綏棱縣縣長。李剛還因賣官受賄119起,總計折合人民幣210餘萬元。另有308萬餘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李剛案牽涉綏棱縣官員上百人,致使綏棱縣黨委政府機關幾乎崩潰。

在265名向馬德行賄的官員中,李剛的特殊之處在於他有“小馬德”之稱。在一些方麵,李剛的做法和語言,和馬德幾乎如出一轍。

馬德脾氣很大,好喝酒,作風粗暴。屬下陪他,如果不喝酒他開口就罵。一向和他比較親密的一個縣委書記曾被馬罵道:“你這種縣委書記,我十分鍾就拿下一個。”李剛也在綏棱說一不二,他曾對一位部下說過:“你的立場不對,我用你也行,不用你也行。”李剛甚至對剛剛提拔一個局長說:“你這是碰著我這一代明君了,大膽啟用年輕幹部,要不你也不一定能當局長。”

出人意料的是,李剛在“雙規”前的民主測驗中,他的滿意率達到80%。客觀地說,李剛在任時,為老百姓幹了不少實事,政績比較突出,所以群眾擁護,滿意率高,而他在背地裏幹些什麼卻鮮為人知。對此,綏棱縣委一名幹部說,老百姓最關心能不能吃飽飯,李剛買官“沒有禍害老百姓”,所以,群眾對他“並不反感”。

李剛順利的仕途是由能力和金錢鋪就的。1995年,年僅36歲的李剛被任命為黑龍江省綏化地委組織部副處級組織員兼部長助理。作為一名年輕的後備幹部,李剛可謂是春風得意,前途一片光明!憑著他的工作能力和政績,周圍的同事和領導,對他都是讚不絕口。1996年3月,他就走上了黑龍江省慶安縣委副書記的崗位。

按理說,如果李剛在這個位置上努力工作幹出業績出來,自然會繼續得到組織的信任和提拔。可是李剛卻擔心自己“窩”在了副書記的位置上,這是李剛所不甘心的。

1996年7月,李剛利用談工作的名義,試探性地送給趙洪彥5000元錢。接受了“紅包”的趙洪彥,對李剛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在全地區處級領導幹部會議上公開表揚了李剛。於是,1998年的春節期間李剛向趙洪彥送去了10萬元人民幣。同年7月李剛被任命為綏棱縣縣長兼縣委副書記。

此後不久,綏棱縣委書記調到別處工作。一時,競爭其位的不乏有20多人。而李剛與剛剛上任不久的馬德並沒有什麼“私人交情”,李剛以為這次自己沒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