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鐵齒銅牙楊彥明(1)(1 / 3)

因貪汙、挪用公款近1億元,原中國銀河證券北京望京西園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受到了法律最嚴厲的懲罰。2005年12月13日,楊彥明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貪汙罪、挪用公款罪判處死刑。楊彥明成為目前中國證券業界被一審判處死刑的第一人,也因此在2005年中國證券碩鼠榜上獨占鼇頭。但是,由於楊彥明拒不交代贓款去向,致使7216萬元贓款至今下落不明。

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法院認定的楊彥明貪汙的7216萬元,是1998年6月到2003年8月的5年之間,楊彥明利用職務便利,多次指使營業部財務人員違規從營業部的資金賬戶內提取的現金,而且每次提取的數額都不大,基本都是在幾萬元、十幾萬元左右。在楊彥明擔任證券營業部領導期間,整整這樣累積了5年,終於累積成如此觸目驚心的巨大數額。

從楊彥明的這種貪汙手段看,他小數額地從單位裏不停地往外拿錢,而且從不間斷地拿了5年,實在跟晝夜不停從糧倉往自己的窩裏偷米的老鼠一樣,所以他被稱為證券碩鼠,可謂名副其實。但自始至終讓人疑惑不解並令辦案人員頭痛不已的是,這個瘋狂貪汙數千萬元的證券公司總經理,寧可兩次選擇自殺,寧可以沉默的方式選擇死刑,也堅決不肯說出贓款的下落。麵對辦案人員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勸導,楊彥明的回答始終隻有一句話:“我說不清楚。”楊彥明不僅涉嫌貪汙挪用公款的數額大得驚人,而且還天生一副鐵齒銅牙,標準的寧可自殺也不說的“硬漢”。

而在一審判決書上,赫然寫著“繼續追繳被告人楊彥明犯罪所得發還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楊彥明在一審判決之後,立即提起上訴。目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正在審理之中,那麼,在接下來的審判中,這個雪藏7000多萬元贓款的謎團能不能解開呢?

楊彥明當上總經理,卻養成了剛愎自用的毛病

外貌憨厚的楊彥明1958年10月生於遼寧沈陽市,父母在沈陽都是級別較高的領導幹部,家境不錯。1975年楊彥明高中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到鐵嶺插隊。兩年後,不甘平凡的楊彥明在恢複高考後,於1978年4月考入沈陽農學院學習,1982年本科畢業後又成為西北農學院農經係的研究生。

1983年正在西北農學院讀研究生的楊彥明經人介紹認識了在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工作的羅月玫,雖然兩人不在一個城市,但是愛情讓他們在認識的第二年就喜結連理。

1985年楊彥明回到沈陽農學院工作後,在大學裏自由時間比較多,而楊彥明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認為自己的才能在金融方麵,隻在學校教書不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幹,而且夫妻二人長期分居也不是辦法。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研究生當屬鳳毛麟角,是很多單位需要的人才,所以他研究生畢業回到母校沈陽農學院工作不到1年,1986年10月,楊彥明終於鯉魚跳龍門來到了有“金飯碗”之稱的銀行係統之一的農業銀行總行,並且一幹就是20年。20年間,楊彥明經曆了研究所、研究室、農行信托等部門,幾乎見證了農行的發展曆程。楊彥明先後在不同的部門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金融經驗,也體驗到了早期中國證券市場的不規範和投機心理,而行業不規範的市場操作則對他以後的出軌行為影響深遠。

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的證券市場迅速發展的時期,應形勢發展的需要,1998年6月,楊彥明成為中國長城信托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中國銀河證券公司成立後,營業部先後遷址、更名為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北京虎坊橋證券營業部、北京望京西園證券營業部,楊彥明一直擔任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