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福尼特,定會有收獲”的廣告語在北京家喻戶曉,但是,多年以來名噪京城的北京福尼特家具城的幕後老板卻是一個神秘人物,很多人都猜不到這個深潛水底的商界風雲人物到底是何方神聖。直到這個叫劉付臣的神秘資本大鱷坐在法院的被告席上,北京福尼特公司的法人關老板出庭作證時,得知操縱了他6年的幕後老板“劉平”,就是鐐銬加身的中國氣象局風雲公司下屬公司的部門副經理“劉付臣”時,他禁不住在法庭上咆哮如雷。
而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劉付臣這個潛藏深處的商界大鱷,竟然在短短幾年裏玩掉國家13億元,犯下了挪用資金罪、挪用公款罪、合同詐騙罪等數罪。而他此前的公開身份卻是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風雲衛星氣象科技總公司技術開發二部副經理。
“風雲老總”劉付臣,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的河北農村孩子;一個中國氣象局下屬公司的部門副經理;一個在短短6年時間裏赤手空拳打造出10餘家企業的“商界奇才”;一個玩掉13億元人民幣的資本運作大鱷;一個持有10餘張身份證和30多個手機卡,潛逃4年多仍“生財有道”的通緝要犯。劉付臣49年的人生可謂潮起潮落,充滿了戲劇性。
2005年9月27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挪用資金罪、挪用公款罪、合同詐騙罪數罪並罰判處劉付臣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奔向“錢”程,投身電腦市場卻敗走中關村
劉付臣1956年出生於河北省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75年7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這在當地農村實屬鳳毛麟角。他天資聰明,艱苦的農村生活磨煉了他堅韌的神經,同時使他鍛煉出一身在各種環境中都遊刃有餘的本領。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劉付臣被分配到中國氣象局工作。那時候,中國氣象局機關像劉付臣這樣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很少,加上他在工作上的突出表現,在單位受到非同一般的重視,沒過多久就成為一個小部門的負責人。
躊躇滿誌的劉付臣曾夢想在仕途上大展宏圖,但是,此後這樣平淡的生活轉眼就是10多年。在這10多年的日子裏,眼看著比自己晚來的大學生和比自己年輕的幹部一個個平步青雲飛黃騰達,而劉付臣卻一直是個不起眼的小頭頭,而且還是個副職。
眼看自己年近40歲,仕途渺茫的劉付臣不願這樣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他要轟轟烈烈地做一番大事業。既然仕途不通,那麼隻好另謀出路,在“錢途”上搏殺一番,說不定自己的“錢途”會風光無限。
劉付臣做出這樣的決定並非癡人說夢,20世紀9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猶如熱浪般席卷著全國,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海”成為最時髦的名詞,平時在機關裏看著並不出色的朋友,下海經商後,往往能大把大把地賺錢,所以頭腦精明的劉付臣開始盤算著也到商海裏衝一下浪。
中國氣象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白頤路中段,在著名的中關村南部,現在的白頤路已經改名為中關村南大街。中國氣象局是高科技產品集中使用的單位,在90年代初期,精明的劉付臣就意識到電腦行業發展很快,電腦不但會成為辦公必需品,而且將有可能繼冰箱彩電之後成為新型的家用電器。當時,中關村以電腦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如火如荼,令劉付臣熱血沸騰,他決定投身電腦這個新興行業。
打定主意後,劉付臣多次來到中關村進行實地考察。當時的電腦行業其實更像個雜貨市場,很多人都是靠攢電腦發財,所謂的電腦公司就是一個小雜貨店,銷售的無非是跟電腦有關的耗材,偶爾也幫人攢幾台電腦而已,跟賣菜的沒什麼差別,但這其中的利潤卻是巨大的。當時有個笑話,在中關村就是賣磚頭,也會成為百萬富翁。
在考察電腦市場的過程中,劉付臣認識了一家電腦公司的業務員,當時這個業務員也很想自己出去開公司賺錢,兩人一拍即合,從此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但是,劉付臣並沒有告訴這位朋友自己的真名,而是化名為“劉平”出現在中關村。他擔心單位領導知道自己在外經商會影響自己的仕途,更不願讓商圈裏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真正底細,以免自己因為沒有背景而被人瞧不起,而耽誤自己的“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