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東北依然是天寒地凍,而沈陽軍區首屆團代會卻洋溢著融融的春意。開會之餘,大家三五成群到雷鋒住處與他交流。雷鋒總是很客氣、很謙和地與代表交談。從入住的軍區招待所到開會的地方有三四裏路,千餘名代表每天步行到會場。路上,總有代表利用這個機會與雷鋒交談。年輕人火熱的心,溫暖了這條10多天走來走去的青春之路。
這是沈陽軍區的“群英會”,雷鋒利用開會的一切間隙,博采眾長。劉成德說:“雷鋒是一個很善於學習的人。雷凱與雷鋒的故事,就是團代會上的佳話。”
雷凱也是團代會的代表,他是神槍手,百發百中,是沈陽軍區軍事訓練的標兵,兩人在會上相識。雷鋒常找他學習射擊技術。雷凱也很喜歡雷鋒,很樂意教他。槍把如何依托,如何瞄準,如何勾機,雷凱講得很細。中午休息、晚飯後,他倆常在一塊切磋。雷鋒說:“我要學成神槍手,到前線殺敵,保衛祖國!”代表們就說他們是親哥倆,兩人樂嗬嗬地聽著,不作分辯。
劉成德是一個勤快的人,天還不亮,他就悄悄地起來,想把外邊的地打掃一下,可他發現走廊和廁所都已打掃得幹幹淨淨。這時,從樓道的另一頭,雷鋒腳步輕輕地走來,笑著與他打招呼:“劉班長,您起得這麼早!”
早起的代表不少,但他們發現早已有“先行者”,把樓上樓下到處收拾得幹幹淨淨、整整潔潔。踴躍爭先的代表們一個比一個起得早,大家都想為別人做點事,可往往還是會被更早的人搶先做完。後來有代表發現雷鋒每天不到4點就起床為大家服務,於是不少代表幹脆頭天晚上提前把掃帚藏起來,第二天早上3點多就起床搶活幹。軍區領導得知了情況,怕影響代表們休息,強行下令:代表必須按時作息,不準早起!當年團代會上的一個個畫麵,親切如發生在昨日,在劉成德眼前閃現。
那時生活困難,部隊很難吃到海鮮。一天,雷鋒與劉成德幫著服務員給代表端完菜,坐在同一個桌上吃飯。桌上有上的鮁魚,有上的大蝦。劉成德至今還記得,他用手比量著對我說:“那大蝦都搾巴長。有鮁魚的地方容易有大蝦。什麼季節出什麼魚,什麼海域出什麼魚,都是有數的。比如到6月就有刀魚。”
招待所的負責人對正在吃飯的代表說:“炮七師為團代會‘獻禮’,送來了海鮮產品,給代表們改善下生活。他們的打漁隊常年在海上,打漁非常辛苦。打漁隊的劉成德班長,是位英雄,參加了我們的團代會。”熱烈的掌聲為炮七師的打漁隊響起來。劉成德起立,向大家行軍禮。
劉成德說,當時雷鋒一邊吃著鮁魚,一邊連連稱讚:“鮁魚好吃,鮁魚好吃。劉班長,說不定我吃的這魚,就是你們班打的!”2013年大年初一,我是在劉成德家過的。他家桌上的雷鋒像前,擺著菜,有一盤就是燉鮁魚。劉成德說:“雷鋒喜歡吃鮁魚。”這是他專門去買的魚,親自燉的。
1962年8月15日,雷鋒同誌犧牲。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的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發表。1963年5月22日至31日,沈陽軍區第二屆團代會召開,從招待所到會場,走在同一條道路上,還是三四裏路,那麼熟悉的環境,那麼多熟悉的麵孔,卻少了雷鋒的微笑。每次從這裏走過,所有代表就會一路高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雄壯的歌聲響徹天宇,感動的淚水灑滿臉龐。
那些年
那些人
是
萬馬奔騰
是
萬紫千紅
那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那是熱血沸騰的群體
那些年、那些人
猶如激蕩的詩句
經過了火紅年代的錘煉
我們感受了那個時代,理解了那個時代,就會明白:熱火朝天,爭先恐後,這不單是些形容詞,而是那個時代的最真實的寫照。
劉成德在沈陽軍區首屆團代會上的事跡報告,感動了很多人,不少代表找他在紀念冊上寫段話,他的筆記本上也留下了好些代表的贈言。
董存瑞生前所在班班長常恩舉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團代會,他給劉成德題寫贈言,表示要“爭取新的光榮”!
常恩舉在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中各榮立大功一次。1950年入朝作戰,多次再立戰功。1950年10月,他出席全國英模代表大會,被授予“全國戰鬥英雄”稱號,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1951年,他榮獲朝鮮民主共和國頒發的二級國旗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