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拓展研究報告(8)(1 / 2)

美國在公民社會理念廣泛、經濟社會組織發育充分的背景下,將現代慈善理念與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相結合,以基金會為主體,運用現代管理方式,形成了美國式的市場化運作的現代慈善模式。我國香港地區則根據“小政府、大社會”的發展趨勢以及現代福利社會發展的要求,針對第三部門發育不足,由政府財力資助社會組織進行“社會福利社會化”改革,形成了政社分開運作的“公助民辦”的慈善模式,既在現階段提高了公民的福利水平,又增強了社會自治能力,順應了市場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以及現代慈善發展的要求,實現了福利資源的最優化[65]。

三、最新發展趨勢與啟示

近幾年,英美及我國香港地區在青少年慈善服務方麵,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1.一群新型捐贈者正改變著慈善捐助的景觀

私人財富數量的大增以及財富形式的多樣化,孕育了這樣一群特色鮮明的“新型捐贈者”——他們大多十分年輕,處在25~45歲這個年齡段,多是很典型的白手起家自主創業的新富豪,如馬克·紮克伯格在20多歲就創立了臉譜網站,並且已經向紐約的學校捐贈了1億美金。這些社會新貴,已不僅僅滿足於把自己的一部分財產捐給某個慈善機構的某些慈善項目,而是運用自己的商務理念、行政經驗和專業技能,親自參與到他們所關注的慈善領域當中。他們敢於推出和嚐試某個全新的捐贈理念,他們個人商業資本的想法越來越多地投入慈善,他們參與度越高,就越可能推進慈善商業的專業化。

2.大膽革新慈善籌款模式

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慈善籌款模式。如美國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拍賣自己的“午餐會客”時間,用於慈善事業。在我國香港地區,比較有影響力的慈善募捐活動有“售旗”活動等,我國的廣州曾學習香港的這種做法,推出“售旗”活動。一些組織還采用“行為藝術”的方式表達呼聲、引領民意。如為了給美國“三角城市帶少兒夢想基地”籌集100萬美元,建立“夢想回歸基金”,以幫助兒童實現夢想,美國人希爾德布蘭特乘南瓜船在威斯康星河上進行為期8天的漂流。此外,近幾年“風險慈善”(Venture Philanthropy)——這個嶄新詞彙已經到來,與它一起到來的詮釋是貸款和證券支持這樣的慈善籌款方式。這些新開拓的新型籌款方式已被一些富豪們很好地利用並服務於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用事業,也成為慈善基金市場的有效補充。同時,慈善銀行(Charity Bank)的相繼成立,使更多的捐贈者有了幫助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的渠道。私人銀行也把金融業務延伸到了慈善領域,為自身的高級客戶量身定製慈善投資項目。2011—2012年,英國的一家慈善組織Scope通過發行三年期的債券籌集了200萬英鎊,這也是英國曆史上第一個上市的慈善組織債券。

3.創新慈善資金保值增值方式

慈善組織實際是慈善資源的信托機構。慈善資源是否安全,慈善資金能否保值增值,慈善資源的分配方向是否合理,使用效率是否高效,都直接與慈善組織的運作能力相關。近年來,伴隨新興基金會的大量湧現,慈善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商業化的操作理念滲透於現代慈善組織的運作中。眾多基金會除了投資股票之外,還大量投資於美國政府債券、商業票據及國際共同基金投資等投資項目。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開始進入到了慈善資本主義時代,這是慈善和資本的結合。近幾年,出現的新的慈善資金保值增值方式主要有“慈善信托”和“使命投資”兩種方法。英國的慈善信托是日後在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國風行的公益信托的藍本,也是慈善部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慈善信托最著名的例子當數英國國民信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基金會,蓋茨基金會以資本運作見長,基金會建立伊始,就全麵引入商業化運作模式,2006年設立了“雙信托結構”[66],使得資本運作便利度進一步提高。“使命投資”,是指基金會對本來要進行捐助的項目,以非常低的利息和極少的利潤進行貸款和風險投資。例如,美國的卡拉馬祖社區基金會投入1900萬美元為當地的經濟發展進行貸款和風險投資,從中拿出一小部分資金創造了一個有關建築學的創業谘詢公司,用來促進當地的土建開發並從中獲得一些利潤,從而達到基金增值。波士頓的一個公益谘詢機構——“社會影響谘詢者組織”對全美92家曆史悠久的慈善基金會進行了兩年調查,結果顯示,2005年,有72家慈善基金會通過這種貸款,以及在資本市場進行風險投資的“使命投資”方法來完成自己的公益目的,比率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