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前,我們再閉關一切。”郭崢也實在是想念黃藥師和郭靖二人,這幾年他們一直躲在這秘境之中,偶爾會出去和山下的村民換些糧食,也收到過師兄弟和郭靖他們留給他們的信息。
這幾年裏,郭靖像是想通了,正帶著他們秘密練出的民兵和已經腐敗不堪的宋朝作鬥爭。而蒙古那邊的貴族則過起了奢侈的生活,對於打仗開始興致缺缺。這都有賴郭崢前期的布置,而後麵的發展,郭崢並沒有再參與其中。
而現在在宋朝之中多起的民團起義,都是以郭靖教出的徒弟作帶頭,郭靖帶兵領著主力軍隊,各地起義的則是不斷招收百姓,宣傳新民主義,還地於民,自然得到了很大的響應。在接連殺了幾個地方上的貪官和惡霸後,更是民心所向,一連奪下南宋沿海和與蒙接壤的幾個大省,把南宋國土包圍起來。
但是,郭崢在得到消息了,馬上提出了管理政策。不能隻顧著殺貪官和奸商,也要把經濟和治安給弄好,更要阻止的是那些文人們的文誅筆伐。在被占領的省份裏,一定要先把義軍的地位穩固,並做好安民的措施,以防有人趁機內亂。
這一提議一出,他們圍攻南宋的步伐就慢了下來,各師兄弟都開始做起安撫的工作。果然讓那些人心不穩的城市再次繁榮起來,再沒有人去想那南宋的好處,而隻想南宋的壞處。更重要的是,郭崢讓他們先把土地製改革,土地是屬於人民,不能再私人擁有,農民隻要去官府登記,就可擁有屬於自己的田地,但田地是要每年向官府交租的,一年兩次,收田裏作物的一成收成,不管收成多少,過程由村官監督。而擔任村官一職的人一定要清廉,為防腐敗,村官是在衙門裏抽簽確定所監督的區域,為期也隻有一年,第二年就得調任。雖然這樣調任很麻煩,但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腐敗。如果他們在收稅期間,惡意回收農民的收成,那麼農民隻要到官府裏告狀,那些村官不用再做不止,還得被抄家充軍。
不過,做得好的自然也不能虧待,給村官的月銀也是做足的。以南朝一個七品官每月有十兩白銀月奉為標準,村官能拿到十五兩,比七品官還要豐厚,那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自然也不敢作假。而且,這些月奉不是和他們上交的收成掛勾,自然也少了想要弄虛作假的成分了。
而那一成的收成,在農民看來,比給地主交租還要低不知多少倍。他們所有的收成,除了自用之外,還有多餘的可以拿到市麵上賣。而且他們不用擔心被人壓價,官衙每次都會給出收購的標準,收購商不可低於標準收購,違者將示為藐視法律按罪論處,沒收家產是小事,最慘的還是要上戰場打仗。所以,那些糧商都不敢再哄抬物價,就怕自己被處罰了,連累一家老少。
有了相應的法規,自然也有相應的義務和權利。相關的稅法也大大的保障他們的權益,在短期內讓生意人都十分安穩。對民尚且如此,對官員更是嚴格。
雖然現在義軍之中,沒有傳出將來誰是皇帝,由誰來統治的消息,但已經成立了軍機處,還有史部。軍機處自己是針對戰事的,一般平民是不會有所牽連。但史部就不同了,史部的大門對外開放,隻要百姓受到任何不平等,或是知道某官員有貪贓枉法的行為,可以直接上訴,不再有民不能告官的說法,正式做到以民為本。一經被查出所告屬實,史部是不會手軟絕對的嚴懲那些貪墨的官員的。
所以,在南宋管治下的百姓聽聞了這些消息後,紛紛期盼著義軍的到來,還他們一個太平幹淨的天下。
在這民心所向之時,義軍更是無堅不催直入南宋的中心地帶。短短幾年間,義軍已經收複南宋八成的國土,直逼國都臨安。
現時,據之前郭崢所收到的消息指,郭靖他們已經在江南一帶駐紮了。江南一帶可是南宋最為繁榮之地,但同樣也是最腐敗與不堪一擊的地方。
但江南一帶商賈雲集,郭靖他們想要攻打,怕會引來那些商賈的反抗,所以現時他們隻圍不攻,直到那些商賈都離開,或者投誠為此。這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