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之時,二哥中舉(1 / 3)

把這些材料放齊全,就可以直接放進要泡的菜了。可以混合著泡一壇,也可以每種菜單獨泡上一壇。

但如果泡得多,又想留著長期的吃,那辣椒和生薑就不能同泡在一壇了。

因為這樣做,對泡生薑是沒什麼影響不說,生薑還能變得更美味;但泡辣椒就會因為受到薑汁的刺激,被泡爛泡破裂,然後辣椒內的辣椒籽和瓤子都泡到泡菜水裏,泡菜水容易變得渾濁不說,進而也讓那原本鮮美的泡辣椒,隻剩下一張空空的辣椒皮,可就不太理想了。

邊講解,邊忙活,後來又讓張老實安排人手,去拔了三籃子長老了蒜頭的新鮮大蒜回來,準備泡進每個壇子內,這樣,生出泡菜黴花,基本已經被完全的杜絕了。

後邊加上了張老太婆等人來幫忙,才是在晚飯前,把這些泡菜都泡好。

10壇的二金條辣椒加蒜、10壇的小米辣椒加蒜、10壇的生薑、10壇的紅、白蘿卜混泡,都加上了少量的鮮蒜頭,把四種都用100斤的大壇子泡了。然後又用50斤的小壇子,各泡了10壇。

又把辣椒、蘿卜、鮮蒜頭、嫩洋瓜、白芹菜、胡蘿卜混泡,用50斤的壇子,泡了30壇。生薑和少量辣椒、少量鮮蒜頭混泡了10壇。

看著眼前,一共120壇的泡菜,我心裏有著小小的滿足。

吃飯時,給大家講著這120壇的泡菜,我是講得眉飛色舞,聽我吹噓著書上講的,那泡菜魚、泡菜炒雞雜、泡菜燒鴨、泡椒炒肉絲......多麼的美味,聽得大家吃著飯時,都直咽口水。

直到大家急問多久才能吃後,都隻能遺憾了,因為那至少也得一星期後了,加鹽少又加糖多的,到那時,能出些酸味。

八月十八,奶奶她們三人就親自去趕集,買回了要用的棉花、布料等東西,就開始每天都忙活著做針線;這一天,爺爺還在鎮上找了相熟的貨商,往麗江府給二哥他們捎了信。

時間一天天過去,奶奶她們這邊女紅做得很是得勁,二哥他們那邊,卻一直沒給回信。

轉眼,就到了康熙三十七年八月二十四,大伯的生日到了。

因為是大伯這中年人普通生日,所以是不會請外人的,隻是定下了一家人樂一樂。

今天不光是大伯的生日,還是家裏收四月初十種下那41畝水稻的大日子。

四月初十的時候,就把收了蕎麥的100畝地裏,我家26畝水田,和大伯家15畝水田插了水稻秧,這時候正是合收的時候了。

而剩餘的59畝山地,我家54畝和大伯家5畝地,都種下了玉米,如今,也是可以收了的。

張老實二十三的下午,就來回報了這些情況,得了許可後,當天下午就去雇人安排人在今天收水稻,然後收玉米。

所以這天一早,也沒去找作坊那邊的人幫忙,剛吃過早飯後,爺爺就帶著老爹、大伯、大哥和浩清哥,把騸羊宰了兩隻,又收拾好,還殺了四隻雞,才到作坊裏去忙活。

隨後,奶奶她們三個女主人,就帶著新買回的兩個婆子,和丫頭小子們忙活起了今天的生日家宴。

我也想要幫手的,可是總被奶奶和老娘她們給吆開。不管是燒烤還是做菜,奶奶她們算是都學了去了,對於今天確定了可以吃上的泡菜魚、泡菜雞雜、泡菜炒羊肉,奶奶她們早已經打聽清了做法,一大早就安奈不住,要在中午時大展身手了。

如今人手確實有夠多,還真是沒機會再讓我顯露什麼身手。

有些無趣,直接就到作坊後園,牽了馬兒帶著柯楠出了門,又去幹每天巡田的事。

下山梁的稻田裏,張老實帶著雇來的30號人,和家裏的人手,熱火朝天的忙著收割水稻。

我早前,已經讓大伯按照現代時,有些農村依然還用著那種打穀子用的“打穀鬥”的形狀,用木板做出了四個1米半寬,一米來高的方形大家夥。

割了水稻,都不用怎麼晾曬,就可以把那一把把的水稻拿著,用力的在“打穀鬥”內側砸上去,早已經變黃熟透的穀子粒,就落到了“打穀鬥”中,到時隻要用個大篩子一揚一篩,把穀粒中摻雜的稻草碎屑隨風篩揚出去,直接裝進麻袋裏抬回作坊大院中晾曬,就能收進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