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對拖雷都十分欽佩,窩闊台能夠稱汗,實是托雷竭力擁戴之功。窩闊台大是感激,曾說他將來死後,要將大位傳給拖雷的長子蒙哥。後來窩闊台死後,蒙哥真的成了大汗。
當大哥蒙哥大汗逝世時,四哥忽必烈在攻打中原,六哥旭烈兀在西征,托雷的第七子叫阿裏布哥他自己在老家蒙古的和林大本營留守。在那裏他得到一批王公大將的擁戴,被立為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上都開平立為大汗。於是兄弟二人開始長達數年的汗位之爭。
不久,忽必烈另外一個對手也出現了,他就是窩闊台的孫子海都。海都統治著葉密立河流域和塔爾巴哈台山地的父係領地。蒙哥汗逝世後,海都依附於阿裏布哥,與忽必烈為敵。阿裏布哥失敗後,海都拒絕歸附忽必烈。
以忽必烈為代表的拖雷家族似乎拋棄了純成吉思汗蒙古人的傳統,海都無視拖雷家族,決定親自恢複窩闊台家族的命運,1251年以來,窩闊台家族就已經失去了權力。換言之,海都的目標是要宣布他本人是合法繼承人,或者,無論如何,要推翻篡逆的忽必烈在高原的非法領地和察合台家族在突厥斯坦的力量,以蒙古帝國窩闊台大汗時期的蒙古帝國為核心重整一個大汗國。
忽必烈讓察哈台汗國國主八喇,攻打海都。術赤係(欽察汗國)忙哥帖木爾派5萬騎兵支持海都,八喇大敗。術赤、察哈台、窩闊台係都想擁有河中,為了調和彼此矛盾,三方在阿姆河以東的塔喇斯草原開會,將河中分為三份。會上還決定諸王聯合起來共同反對忽必烈。塔喇斯會議後,八喇和海都結為安答,他們清除了忽必烈的擁護者,並把矛頭指向拖雷係的另一兒子旭烈兀。八喇發兵進攻呼羅珊地區,海都派察八忒前去援助,八喇占領呼羅珊大部分地區,這時候察八忒卻按海都指示離開,結果八喇被旭烈兀汗國國主阿八哈汗打得大敗,隻餘五千騎狼狽逃回。不久八喇病死,海都把察哈台汗國交給都哇繼承。海都成為察哈台汗國宗主。都哇繼承汗位後,把矛頭指向忽必烈和伊爾汗國。
四大汗國和大元矛盾重重,既有察合台和窩闊台汗國與大元之爭。又有阿裏布哥和他自己兄弟汗位之爭。
阿裏布哥雖然厲害,但是畢竟是親兄弟之爭,阿裏布哥可以歸附於他,可是海都卻堅決不歸順他。海都的實力他是清楚的。
四大汗國,海都本身的窩闊台係,加上察合台係,就連一直從未公開反對他的術赤係現在也公然翻臉。四大汗國已經大有決戰之勢。
而他勢單力孤,依靠的不過是旭烈兀汗國。所以此刻忽必烈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他想拉攏阿裏布哥,這樣兄弟三人的實力,對抗術赤、察合台、和窩闊台三股勢力。
以前,忽必烈忙於平定中原,一直隱忍不發。現在連襄陽都已經打下來了。忽必烈決定應該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當然忽必烈還有一個絕妙的算盤,那就是他想到了姑姑華箏的特殊身份。華箏現為域南國的王妃,有了華箏的支持,域南國最少可出精兵十萬!
而且域南國有他最欣賞的一員戰將,那就是有“一代兵仙”之稱的易君行!
易君行以他出神入化的軍事指揮藝術,以域南小國,先後對波斯、四大汗國、北方諸王,乃至高麗等過等百戰百勝,打得周邊各國,心驚膽戰,幾十年來從沒有一天敢覬覦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