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空晚,恨離群萬裏,怳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雁歸來,畫簾半卷。
襄陽一戰,蒙哥被楊過以石擊中,回蒙古後,蒙哥既死,其弟七王子阿裏不哥在北方蒙古老家被得王公擁戴而為大汗。忽必烈得訊後領軍北歸,與阿裏不哥爭位,兄弟各率精兵互鬥。最後忽必烈得勝,四王子忽必烈即位,但蒙古軍已然大傷元氣,無力南攻,宋朝才暫保太平。
幾年後的宋度宗鹹淳九年,蒙古軍始再進攻襄陽。而郭靖早已攜妻帶女回桃花島而去,襄陽安撫使呂文德聞訊後,早已躲進安撫府,全身發抖不已,全然不顧眾將領在外奮死抵抗,襄陽城頓處在及及可危之中。
斷腸崖穀底,楊過及小龍女正在談笑之時,忽從天而降,河裏墜下一物。楊過跟小龍女一呆,走近河去,楊過把墜入之物,撈起一看,正是全真教的赫大通。
幾年前,襄陽平定後,楊過便跟小龍女在此隱居,一晃幾年,楊過已是中年之人,因長年服食峰蜜及穀底潭中的白魚,如是長期服食,且有養顏功效,又加上見陽光甚少,但見其模樣,像似二十歲左右。而小龍女那古墓派玉女功養生修煉,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訣:“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促,多笑則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寧。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小龍女自幼修為,無喜無樂,無思無慮,功力之純,即是師祖林朝英亦有所不及,所以二人見其貌,甚是年青。
楊過見是全真教的人,雖是不喜,但現已不是少時的輕狂,左掌朝其背後按去,一股柔和內力在赫大通身體行走。三五個周天後,赫大通已是清醒。
赫大通睜開雙眼見是楊過,也感意外,嘴中說道:“謝謝“,話未說完,一股大血從口裏噴出,楊過說道:”你身上經脈已全毀,恐怕有性命之憂“,又道:”你怎受傷,下手之人為何如此之毒“,赫大通沉痛道:”是蒙古蠻子所傷,據說是金輪法王師弟,武功極高,有蒙哥第一勇士之稱,外號“金輪魔王”,此人為人極其凶狠,是為助蒙古大汗忽必烈攻打我大宋而來,途中所碰,追殺至此,被打下山崖而來“。接著又噴出一口大血來,雙眼一閉,就再也沒有醒過來。
楊過沉思起來,上一戰再思起,才不過幾年時間蒙古再犯我大宋,楊過看向小龍女,說道:”龍兒,我……小龍女見其楊過沉思,便知其心思,注視過兒道:“過兒,我知道你想什麼,你去吧,不過一定要為了我及肚裏的孩子而回來,不必牽掛我”,楊過把小龍女緊緊地摟在懷裏。
次日早上,楊過注視著小龍女,濃濃深情。提氣向崖上躍去,楊過現在功力比之以前,隻高不低,半空中換了一口氣,便躍在山崖上。
楊過看著崖上的字,一行大的寫道:“十六年後,在此相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另一行較小的字寫道:“小龍女書囑夫君楊郎,珍重萬千,務求相聚,雖已布滿青苔,但仍漓漓在目。”十六年前幕幕往事,便浮現在現前,不知她們可好。現今為了天下蒼生,又得與龍兒分離,不知何時再與龍兒相聚。凝視片刻後,便向襄陽而去。襄陽乃是大宋關口要地,要是失之,大宋未日將至,眾江湖英雄,聞之蒙古蠻子,再次南侵,心中豪氣衝天,誓保大宋寸土,紛紛趕向襄陽而去。
桃花島上,一位年過五旬,白發斑斑的老者,兩眼發出炯炯目光,低著頭在大廳裏來回走動,他就是郭靖,一位風雲人物,江湖中人無不對他尊敬有加。對於蒙古蠻子再來南侵,也有耳聞,在廳中來回踱步,自從得知消息已來,已是侵食難安。黃蓉見之,欲起身說道:“靖哥,我們再去襄陽一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