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舅太太與珍姑娘到了鄧家莊,褚大娘子、姨奶奶都接了出去,見了麵了,一同拉手進內。到了上房,早見九公出了房外,招呼叫應,問了好。那九公到底是個爺們,不便多談,問了幾句話,就出去了。那其間褚大娘子忙讓座行禮讓茶,不過那些閑文,且不必提。惟有那二姑娘偏要絮絮叨叨的問長姐道:“他們兩位到底怎麼不來?你那太太怎麼也不來?”長姐被他問得實在無可如何,才說:“兩位大奶奶如今都有了喜了,不能坐車,所以才要了我去伺候大爺,一路同來,等兩位大奶奶分娩後再去接。”二姑娘這才明白了,忙問道:“他們倆懷孕算了命無有?不知是男是女?我們這莊上有個劉鐵嘴,算得最準。當初他替我算命,說有兩個兒子,如今可不是生下他們兩個孩子?可惜你兩位大奶奶不來,不然叫那劉鐵嘴算算,管保就算出誰養男,誰養女了。”這些話舅太太、褚大娘子都已聽見,由不得好笑。那時褚大娘子忙吩咐擺座位,安放杯筷,請舅太太、珍姑娘吃飯。安好四個座位,自然舅太太上首坐,珍姑娘在東,二姑娘在西,褚大娘子在下首相陪。老媽們端菜燙酒,褚大娘子與二姑娘兩人一齊送酒安席,然後歸座。
席間講些閑話,舅太太道:“我們真忙得糊裏糊塗,也忘了給九太爺、姨奶奶、姑奶奶道喜呀!”褚大娘子道:“熟人哪裏還講這些過節?”長姐道:“快將兩位少爺抱了來,我們見見呀!”
姨奶奶道:“我早將他們兩個打扮好了,等著見客。誰知這個當兒他倆又睡著了,等我去瞧他醒了不曾。”說罷,跑了去了。不多會,同了一個老婆子,每人抱一個孩子,來至跟前。舅太太、長姐忙上前去接了過來,抱著細看,齊說:“這兩位少爺好品貌,長得有福氣,大起來定要強宗勝祖,富貴雙全的。”姨奶奶、褚大娘子同聲應道:“謝謝你們兩位的金言,但願如此,也不枉我們老爺子偌大年紀才生下他。”大家這一陣抱孩於,歡笑暢飲,不必細說。當晚收拾房間,安置舅太太、長姐二人住宿。鄧九翁也進來說說話,言明多留住幾天。這且擱起不表。
再說那安公子從鄧家莊回公館後,次日動身,按站進發。那日到了省城,城外十裏接官廳早有山東全省文武大小官員前來迎接。為首是撫、藩、臬三大憲,請過聖安。安公子這才下轎進官廳,與眾官員相見。除撫、藩、臬外,又有運台、首府、縣等上前參見。安公子格外謙恭,凡行禮者,一概還禮回叩,滿臉笑容。各官都暗中說:“這學台少年科甲,聖眷優渥,看他倒一點不拿架子,是個好伺候的欽差。”當下在官廳中略談幾句,隨即上轎進城,各官同入城。那時首縣早已預備了新學台公館,有人伺候轎子進城。家人請示:先拜各官,是先到公館?安公子吩咐:先到公館,明日再拜客。家人傳下去。少時已到公館。下轎進去後,當下就有各大憲來拜訪。首府、縣稟見一概擋駕不見。
安公子實在一路辛苦,要歇息養神。到了公館上房,換了便衣坐下。家人奉上茶,隨即催茶房要點心,用了點心,然後擺席。安公子也用了幾杯酒。吃畢飯,掌上燈燭,料理些正事,命家人打開衣箱,取出衣服,次日好換。二更以後歸寢,一宿無話。
次日清晨,起來梳洗已畢,用過茶點,吩咐打轎伺候出門拜客。少時間轎馬齊備,安公子忙即升轎出門,先上院拜撫台,姓蘇名卓,是個翰林出身。安公子拜會,蘇公忙請,親自接出暖閣。安公子照翰林院衙門規矩,以七科前老前輩稱之,自己稱晚生,不肯先走。蘇公讓之至再,無奈,止得手拉手的穿大堂,入二堂。到了花廳,彼此下拜,讓座送茶,不過那些俗禮。蘇公先請示接印日期。安公子道:“晚生年輕,蒙恩簡放學使,任大責重,隻恐無才,難膺此任。諸事求老前輩大人指示方略,免得貽誤。”蘇公道:“大人說哪裏話來,久仰盛名,是當世才子,況兼家學淵源,何謙恭如此!弟暫攝學使已經兩月,今幸得大人駕臨,擇好日期,便可交印。”安公子道:“容擇定日期,再當奉聞。”
二人談了半個時辰。安公子告辭起身,隨即去拜藩台衛方伯。當時請會。那衛公係安老爺鄉試同年,名邦彥,湖南人,由禦史京察簡放知府,升授山東藩司,是一個老成練達的能員。安老爺素聞其名,常通信問。公子止得用年愚侄帖拜會。衛公請進,忙親自迎了出來,在大堂暖閣外立候,一同入內,公子以年家子禮拜見,衛公再三連稱不敢。賓主謙讓一陣,止得以賓主禮互相拜見。讓到書房歸座,衛公先問了安老爺起居,公子道:
“家嚴托庇平安居家,精神尚健,侄兒此番奉命膺此重任,蚊負堪虞,務乞年伯大人教誨,以開茅塞。”衛公道:“大人大才素著,乃華國詞臣,經綸滿腹,何難整頓風俗!但山東近年士風倒能確守臥碑,不致離經背道。所可慮者,海盜橫行,勾結本地匪徒,搶掠人民,動輒聚眾。地方官欲捕盜,又無兵。稟聞大憲,偏遇這位老中丞以姑息存心,諸事畏難,止圖消災弭患,暫顧眼前,因此下屬諱盜,有許多搶劫大案,卻不敢稟報。匪徒愈忌憚毫無,此真心腹之一大患也。大人此次奉命觀風整俗,兼理民情,若照前任學使,止管各學士子,不問地方興廢,不過科歲兩考,嚴行甄別,出示曉諭,各學士子正心誠意,不準流入邪僻一路,此易事也;若放牌收呈,要兼管地方,隻怕有許多無頭公案告在台前,那時不問不可,追問根由,須得大費一番整頓,甚至還要弄到發兵遣將,大動幹戈,才能濟事。大人現在職任衡文,重在考試,而觀風整俗,又兼管地方詞訟,若二者相兼,止恐顧此失彼,非預先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妙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