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釋迦牟尼舍利之謎(1 / 1)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它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原本是出身富貴的王國公子,卻舍棄了榮華富貴和俗世的歡樂,曆盡磨難,成為普度眾生的佛陀。釋迦牟尼的傳奇身世曆來為後世津津樂道,成為佛教史上的一段傳奇。

傳奇身世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本名悉達多·喬答摩,釋迦牟尼是成道後的稱號,意為“釋迦族中的聖人”。在佛教中,釋迦牟尼還常常被簡稱為佛陀,意為“覺者”或“覺悟真理的人”。

佛陀在成佛之前的身份是太子,相傳父名淨飯王是迦毗羅衛的君主,母名摩耶是與迦毗羅衛隔河相望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他的母親在十月懷胎時,依印度當時的習俗,回娘家天臂城待產,行至藍毗尼園時,見樹林蒼翠蓊鬱、百花盛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當摩耶夫人用手輕撫無憂樹的枝葉時,太子在沒有任何痛苦的情況下,由摩耶夫人的右脅誕生。太子誕生後,便在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湧現寶蓮承接佛足;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傳說認為,太子在出生七天後,摩耶夫人便去世了,他是由姨母摩訶波闍婆提撫養長大的。他天資聰穎,幼年就通達五明、四吠陀,並且相貌英俊,儀表不凡。16歲時,他與表妹耶舍陀羅結婚,生下一子名羅喉羅。雖然王族的生活優裕而舒適,但太子卻並不貪戀這些世俗的歡樂。他見到世間的生、老、病、死等現象,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決定出家修行。

太子初到毗舍離國求教,後又來到王舍城求道,但都沒有滿足他精神上的需求。此後,佛陀又到菩提伽耶著名的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沉思人生的真諦,終於覺悟成道,成為佛陀,佛號“釋迦牟尼”,時年35歲。由此因緣,畢缽羅樹也被稱為菩提樹。此後,佛陀開始了長達45年的說教生涯,於80歲時圓寂。

佛陀舍利

佛陀圓寂後,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 000顆珠狀真身舍利。據說當時有八位國王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們將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並興建寶塔供奉舍利。所以,佛陀的舍利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所謂舍利,就是是一種骨質結晶物,據說隻有得道高僧圓寂火化後才能出現。舍利不僅有大有小,顏色和形狀也不一樣,有的像珍珠,有的像水晶,還有的像光彩奪目的鑽石。關於舍利的形成,曆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舍利是一種病理現象,類似膽結石、腎結石之類,但這種說法很難說得通,因為有許多腎結石患者火化後並未找到舍利。還有人認為,舍利是由於佛門僧人新陳代謝紊亂所造成的。僧人長期食素食,體內極易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這些物質最終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於體內,就形成了舍利。但是,這種說法也很難自圓其說,因為世間的素食主義者成千上萬,但並未發現舍利。到底舍利是如何形成的,也許將來能揭開這個謎。

迷點聚焦:釋迦牟尼為後人留下了多少傳奇?佛陀舍利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迷人外之音: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境內,是一座始建於北魏時期的佛塔。20世紀80年代,法門寺地宮發現了震驚中外的珍寶--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它是目前發現的佛教界的最高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