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洗三(1 / 2)

孩子半夜的時候還要吃一次奶水,所以半夜梁子都很準時的叫醒媳婦給孩子喂奶,看著媳婦那麼溫情的看著兒子,梁子真的心滿意足了。

沒過一會兒,洗三就要來了。在古代,洗三可是個大日子,嬰兒出生後三日,會集親友,為嬰兒洗浴,故有此稱。

“洗三”那天,通常隻有近親來賀,不過李家的親戚不多,梅子娘家的人都和先哥兒去陽明府了,所以當天來的人也不是很多,隻有李慶和村子裏的人,還有梁子生意上認識的一些人過來了。根據以往的經驗,洗三用來招待客人的東西不能太貴重,所以當天,僅用一頓炒菜麵來進行招待,隻不過在酒菜上豐富些,主食還是麵條,俗稱“洗三麵”。洗三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收生姥姥,這次梅子他們請的收生姥姥不是別人就是那天接生過得劉媽媽,她可是樂意的不得了呀。坐席時,照例讓收生姥姥坐在正座上,當成上賓款待。

“洗三”是在午飯後舉行,由收生姥姥具體主持。首先,在產房外廳正麵設上香案,供奉神像。然後,產婦臥室的炕頭上供著“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爐或油糕作為供品。

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首,收生姥姥亦隨之三拜。一切禮儀用品均擺好之後,劉媽媽和李氏把孩子抱過來。李家依尊卑長幼帶頭往盆裏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錢幣,就是叫做“添盆”。

“添盆”後,劉媽媽便拿起棒槌往盆裏一攪,說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這才開始給嬰兒洗澡。梅子看著孩子受涼之後,都大聲的哭了起來,心裏心疼的不行,可是沒有辦法,這裏就是這個樣子,孩子哭了,那就是吉祥,叫做“響盆”。一邊洗,一邊念叨祝詞,什麼“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

然後,梅子又看見劉媽媽用艾葉球兒點著,以生薑片作托,依次放在小甲小乙腦門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兩個孩子好不容易停下來的哭聲立刻就響了起來,梅子真的快要忍不住了。之後就是給孩子梳頭和用雞蛋在孩子的臉上滾來滾去的,梅子實在是想不通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可是沒有辦法,就這樣。

然後用一棵大蔥往身上輕輕打三下,說:“一打聰明,二打靈俐。”隨後叫人把蔥扔在房頂上。這時候的小甲和小乙倒是沒有哭,大概是劉媽媽沒有下力氣,梅子鬆了一口氣。

最後劉媽媽示意李氏和她一起把孩子放在茶盤裏,由於是雙胞胎,所以準備的時候特意拿了兩個茶盤來,李家準備好的東西也都是一模一樣的兩份。劉媽媽把準備好的金銀錁子或首飾往嬰兒身上一掖,說:“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最後用小鏡子往嬰兒屁股上一照,說:“用寶鏡,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淨”。

在梅子一顆心都揪著的情況下,這場洗三禮,就這樣結束了,聽到劉媽媽說好了的時候,梅子馬上就接過她手上的小甲,也示意梁子哥抱著小乙,趕緊進屋裏哄著去了。

這收生姥姥可是個好行當呀,這“添盆”的金銀錁子、首飾、銅子兒、圍盆布、當香灰用的小米兒、雞蛋、喜果兒、撒下來的供尖兒——桂花缸爐、油糕……一古腦兒被她兜了去。你們說這是不是個賺錢的活計。

在洗三禮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慶了,還送了兩個一模一樣的玉佩,梅子仔細的看了,絕對不是平常的普通貨,就算是梅子不懂行情的人,都覺得這玉佩看著滋潤,白中帶著透明,有油脂感的感覺,摸起來還有種溫熱的感覺,一看就是上等的玉佩。梅子把已經帶在小甲小乙的玉佩塞回給李慶,不好意思的說道,“慶大哥,這麼貴重的東西怎麼可以隨便送給孩子呢,你還是拿回去吧,我們怎麼能收呢?這玉佩一看就是好東西,你留著以後給你孩子用,真的,我們收不起。”

李慶大聲笑著說道,“弟妹,你說的是什麼話,小甲小乙是我的侄子,我送給我侄子怎麼了,我愛送什麼送什麼,再說了,你們收不起,我侄子可是收的起的,好了,你也不要給我爭了,這可是我頭一回做大伯,你就讓我好好表現一下我的歡喜,東西就要給小甲小乙帶著,你看看多不容易呀,這兩個一模一樣,就是給我們小甲小乙量身打造的,是不是呀,小甲小乙?”慶子又親手給兩個娃娃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