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30歲前,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誰在一起(1)(3 / 3)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脫穎而出,獨占鼇頭,成為一匹凶猛的狼去駕馭生活這匹倔強的野馬。可是,你想過嗎?有時候,決定你成功與否的一大因素其實就是你的對手。當你的對手是一個勁敵時,你才會感到壓力,才會集中精力去迎接他的挑戰,這時你才會感覺到你真正的力量。當你拚盡全力,終於站在了一個高度俯首鳥瞰時,那個使你站的更高的人其實就是你的對手。

一個好的對手應該是強大的,這樣我們就不得不想方設法超過他,使我們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使我們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所以,在我們有一天站在成功之巔,看到滿眼的美景時,享受著成功的喜悅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感激我們的對手。

蒙牛的成功,正是以乳業老大伊利來當做自己的對手從而成就了自己。牛根生剛剛創建蒙牛的時候伊利已經是全國行業的領先者,所以蒙牛以伊利為對手,對別的品牌不屑一顧,把自己排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1999年的愚人節,呼和浩特市人們一覺醒來,在所有主街道上“蒙牛乳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紅色路牌廣告鮮豔奪目。蒙牛將自己擺在乳業老大伊利之後,讓人們對名不見經傳的蒙牛留下的印象是:蒙牛似乎也很大。於是人們記住了蒙牛,記住了蒙牛是內蒙乳業的第二品牌。

蒙牛甘居“第二”的位置,表麵上看是貶低了自己,事實上正是借用了內蒙無人不知的大企業伊利的“名”出了自己的“牌”。這種策略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伊利的“敵意”,這對初生的蒙牛來說非常重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競爭將更加頻繁和激烈,對手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對手可能是具體的人、具體的實體,也可能是困難、挫折、逆境、厄運。如果能若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也許我們會發現真正能促使我們成功的力量,往往聚積於與對手的競爭之中。

市場中的優勝劣汰如同自然界一樣殘酷無情,隻要我們稍微鬆懈,對手立即就會把我們吃掉。而且他們時刻都在關注著我們,一旦發現我們有什麼缺點、弱勢,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痛擊我們的軟肋。一方麵,這對我們雖然具有一定的威脅性,但另一個方麵,也有助於我們及時改正缺點,不斷地完善自我。所以,擁有一個強大的對手,是“福”而不是“禍”!

學會緊跟強大的對手,才能更快地成長,對自己的能力和實力才會有非常大的提升。

傍個巨人,實現螞蟻到巨人的轉變

當你是一條小魚的時候,若能與鯊魚攀上一點關係,那麼你也就具備了鯊魚的威風和霸氣。反之,如果你心裏想自己變成鯊魚,每天卻滿足於同小蝦共戲,那麼你的能力永遠也隻能和小蝦不相上下。一隻“螞蟻”若能傍上一個“巨人”,就會瞬間具備巨人的威力和能量。

30歲前,我們就應該明白,要想成功單靠勤奮和埋頭苦幹是不行的,還必須想辦法與更強大的人物交往,以借助他們的力量壯大自己的力量。俗話說,“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斷”,隻有借助其他更多人的力量,才能形成無堅不摧的堡壘,成就一個偉大的事業。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當初創業的時候就是一隻小小的“螞蟻”,但他卻因為傍上了當時PC市場上的唯一巨人老大IBM,而使自己身價倍增。

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對剛剛創業不久的微軟來說,IBM的確稱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人”。比爾·蓋茨深知單單憑借自己的能力,雖然可以確保微軟成為一家成功的公司,但是要成為未來軟件業乃至整個計算機業的霸主卻是天方夜譚。

但命運就是這麼驚奇,比爾·蓋茨做夢也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IBM公司的人會派特使主動來訪。原來當時微型電腦勢頭正起,而IBM一向致力於發展大型電腦,對微型個人電腦不屑一顧。所以現在為了迎頭趕上,IBM公司打算鼓勵和支持那些獨立的軟件開發公司,讓它們大量開發軟件。在這時他們發現了微軟公司在眾多軟件公司中特別引人注目,該公司包括BASIC語言在內的幾個基本軟件已經在微型電腦領域成為標準,它的產品銷售量每年都要翻一番,顯示了很強的發展前景,所以,選定了微軟。

IBM公司最後確定合作的項目是開發8088芯片,同時IBM公司還給微軟公司送來應履行有關保密責任的臨時條款。文件上說,對於IBM公司的機密消息微軟公司不得泄露給第三方,同時必須采取防止泄密的措施。IBM公司可以在不預先通知微軟公司的情況下,隨時檢查微軟公司履行保密責任的情況。此外,該協議還規定IBM公司不願意接受微軟公司方麵的機密信息,因此也不負保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