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女人的生命更豐美
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一文中說到女人化妝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塗脂抹粉,表麵上的功夫;第二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保證睡眠充足、注意運動和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會得以改善、精神充足。第三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心地善良。因為獨特的氣質與修養才是女人永遠美麗的根本所在。
對於閱讀可以豐富一個人的內涵,改變一個人氣質的功效,我們一般都不會懷疑,問題是,對一個已被家庭和事業占據了大部分精力的成熟女性來說,閱讀應當從何處開始呢?
我們應該摒棄那種讀了一本怎樣的書,就能如何如何的說法。從書籍中汲取營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有些書籍或者也可能給你一種提示,一種方向,要取得真正的進步,還是要靠自己繼續修煉。還有,也沒必要迫於當時的潮流去讀一些晦澀的,或者自己不喜歡的書,與其囫圇吞棗,不如找些對胃口的東西吃。
書籍並沒有性別,文學、曆史、哲學、戲劇、政治,男人可以看女人也可以看,不過,對於讀什麼書,男女的喜好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女人天生就有著和男人不同的閱讀興趣。男人愛讀強者成功史、曆史、軍事、營銷,很多女人卻更偏好美容手冊、瘦身寶典、菜譜等生活類圖書,或是其他一些文學作品。
女人們天生感性,不愛讀晦澀難懂的哲理書、殘酷的軍事書、枯燥的營銷書,也是情有可原。其實隻文學一類,讀通了,也大有天地。隻要細心去體味,文學之中也不乏人生哲理、征戰攻伐。文學是一個窗口,女人可以通過它以審美的眼光來看待生活。
無論中外,文學作品的好處在於感同身受的經曆,每一本書,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首感人肺腑、蕩氣回腸的歌。對女人來說,心靈的豐富需要人生的經曆,可是現代生活卻不能給她太多經曆的機會。因此,閱讀,特別是讀那傾情演繹人世悲歡的文學名著,在最短的時間裏,跟隨書中人物走完一生。別人的故事,能夠幫助我們領悟人生、豐富情感。
女人讀書,不僅要讀名著、讀畫冊、讀隨筆,還有一種廣義的書,也是需要你花時間的,可以把它們都叫作“閱讀品”。比如,你要看報紙,了解時事;你要瀏覽專業雜誌以便更出色地工作;你要定期購買文化類、生活類的期刊,讓自己緊跟時尚、解讀潮流;你需要音樂的靈魂來安撫你的內心,你的耳朵也需要“閱讀”;你要關心新上映的電影,不忘給自己視覺和聽覺來一點享受;你還要帶著靈敏的鼻子到網上衝浪,去撿拾那些晶瑩的浪花,讓自己永不枯竭……
魅力女人是充滿書卷氣息的,有一種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品位,有一種無需修飾的清麗、超然與內涵混合在一起,像水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迷人。
“閨密”不怕太多
當一個女人以溫柔大方的妻子形象站在丈夫身邊,陪他一起打天下的時候,她可能會忽略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如果在他的世界裏,燈紅酒綠,人來人往,一回頭,自己卻孤單寂寞,冷冷清清,這種反差,絕對於女性的身心發展不利。
無論對任何人,付出的底線,是不丟掉自己的生活。
在女人漫長的一生中,一定要擁有幾個親如姐妹的好友,這種朋友,有一個溫暖的名字,叫“閨中密友”,簡稱“閨密”。哪怕她曆經鉛華、子孫滿堂,都不會妨礙她同她密友的交往。
大凡這種稱得上密友級別的,總是擁有共同生活的記憶,童年或讀書時的同學、鄰居是最佳人選,因為有足夠長的時間來了解彼此。知道了對方的人品、性情,日久見人心,就有了信任的理由。她是你的知音,有時,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這樣的密友,是你一生的影子,自己走得再遠,回頭一望,她還在你的身旁。是她的善良、溫存、理性、聰明,讓人願意與她共同分享一個秘密,在分享的同時,得到理解,智慧,勇氣;甚至有時,就當對方是麵鏡子,一邊說,一邊已將自己看得清清楚楚。
當家庭、孩子、工作差不多要淹沒一個女人的全部生命時,尋找精神自我就會成為女人的內在需求。
在你的同性朋友麵前,你可以毫無顧忌地顯露一下隱藏多時的八婆本色。有時候女人在一起所講的其實都是想講給男人聽又說不出口,說出口男人也未必用心聽的話。在她們心裏,男人是至愛,同時也是“殘疾的聽眾”。比如《都市欲望》中的四個女人在全球觀眾麵前談性、表演性、咒罵性、享受性,但隻有在無數次成功的性經驗與失敗的性體驗之後,隻有四個敏感、脆弱、獨立的女性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能感受到女人之於女人那真實、放鬆的一麵。不用擔心絲襪脫絲、擔心自己的誘惑力不夠,不用懷疑自己不夠完美,沒有男人的約會。女人不僅可以暫且擺脫因男人而起的虛榮或嫉妒,而越來越會欣賞同性,同時在自由自在的氛圍中,也會有難得的靈感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