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7章 有所失和有所得(1 / 1)

有兩個人拉了一車花盆,不經意間被摔破了兩盆。

一個人悲傷地說:“真倒黴,摔碎了兩個花盆!”另一個則欣慰地說:“真幸運,隻摔碎了兩個花盆!”

現實生活中,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不看大局隻為眼前的挫折所壓倒的人不少,而故事中的第二個人,不計較失去的,而著眼於自己擁有的,這種人豁達並且有哲人的樂觀,在麵對挫折時能看到光明,使自己充滿信心。

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煩惱:一日三餐的操勞、子女讀書就業的困惑、物價的波動、人際關係的糾葛等,樁樁件件都牽動著我們的心,耗費著我們的精力。麵對生活的挑戰,許多人說,活得真累!

隨著機械化、電子化程度日益提高,在我們日常工作中,真正需要拚體力的並不很多,感歎累,是因為心力和體力的雙倍付出。心理的疲憊加劇了身體的疲勞。當人們從心裏感到累時,身體才累。

曾有一位老音樂家,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村為牲口鍘了整整十年的草。

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他並沒有憔悴衰老。當人們詢問他其中的原因時,這位音樂家說:“我怎麼衰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用4/4拍鍘的。”他的快樂心態使他感到勞動蘊含著音樂,鍘草聲是一首4/4拍節奏的樂章。無獨有偶,電影《芙蓉鎮》裏那個被打成右派下放農村勞動改造的知識分子,他每天清晨掃大街,雙手揮動掃帚,腳踏華爾茲舞步,具個揮灑自如,自得其樂。他們都熱愛生活,無論順境逆境,都能以良好的心態麵對,都能活得瀟灑,活得自在。

生活悟語

麵對人生,我們有失有得。仔細審視過去,仍然是得大於失。不必耿耿於失去的和得不到的。若苦苦去追尋失卻的,既不能失而複得卻又徒增煩惱和傷感。珍惜你已擁有的和將要擁有的,就能享受生活的饋贈,獲得心理上的寧靜,度過一個瀟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