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說服(3 / 3)

“沒什麼有勞的,這是柳老爺那位外甥吧?果然是一表人才,梅先生我也是見過的,想來老爺也是樂意見到的。”說罷,候管家便退了出去。

梅毅和舅舅說著客房的陳設,不一會,身材高大,白麵無須的中年男人便來了。

“哈哈哈,柳老弟可是稀客啊。進一個多月沒見了吧?”這人便是候審,安平縣的縣令,武安郡的定海神針。

“這位便是你那寶貝外甥?聽說次來是說親的?我在這可是先恭喜了!”候審看了梅毅一眼,然後說道。

“梅長琴獨子,你也是見過的。如今已經是我的乘龍快婿了,這不,帶來讓你見見。去年你去郡城履職,卻沒見到,這次知道你得閑,這就過來了。”柳文昌顯然熟識候審的性情,也不驚訝。

“梅毅見過縣令大人。”梅毅看兩人提到自己,連忙見禮。

“說什麼縣令大人,喊我叔父便是。你父我也是認識的你嶽丈更是我好友,莫要外道了。”梅毅連忙稱是,然後改了口。

候審聽罷也是開口大笑,然後拉著兩人進了書房敘舊。

候審問了梅毅的學識近況,又提點幾句,問了讀什麼書便有和柳文昌說了些文壇軼事。然後,柳文昌便已更衣為借口暫時離開。

梅毅自是知道舅舅是給自己創造機會,於是就要開口。

“你是為李家來的吧。郡守臥病,牛鬼蛇神都蹦躂出來了。”候審沒了剛才的爽朗,不過卻已出口便擊中命脈。而且,候審說郡守臥病!

“嗣子舉止輕浮,不似人主之相。李家是郡守外戚,仿郡守舊事,也無不可。”梅毅知道自己不能讓候審牽著鼻子走。

“嘿嘿,外戚,李家耕耘舟曲三十年,布局郡城不是秘密。若非此刻他還沒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你以為李家還能存在?”

“嗣子不似人主,是他得罪你吧?我可知曉,他奪了你的功勞,又一腳把你踢開。”

梅毅皺皺眉頭,感覺眼前之人有些難纏。“古來人主可沒有要娶姐妹的,那是昏君!”梅毅打定主意要來點猛藥,既然擺道理不行那就掀桌子,把上不得台麵的事擺上來,打不了撕破臉皮。

“奪我的功勞?您可真看得起他。下麵的村縣是我一步步跑的,村民是我動員的,捕蝗之事是從我梅府的田裏實驗然後推廣的。上麵的士紳那個不知曉這件事真相,又有哪個沒受了我的好處?要他們站出來說句話那是千難萬難,要他們將功績人情記在嗣子身上,嗬嗬,不怕嗣子依次為借口謀他們的家業嗎?”梅毅嘴角含笑,滿臉譏諷。

“全郡上下沒一個將這份功德歸到他身上。他又怎的奪我功勞?自娛自樂罷了,以為謀了我的差使就能養人望?也就他一人自導自演。”

“郡裏讓他做特使,卻是使得捕蝗之事順利了些,不過就是這份功績也是記在我身上!”

“郡守病重,嗣子不堪人主,一不小心就是戰火連天!武安郡的士紳官吏又有幾人能幸存?”

“故有宋太祖黃袍加身,人人都認為那是宋朝官家美化。可在我看來,也許真有可能。畢竟特權階層要想既得利益不被侵害,就要推舉個人出來。李唐為何能得了天下?不就是八大家不願為帝,然後退出了和李家沾親帶故的李家嗎?”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如今李家有人才,有人望,有機會名正言順得到郡守遺澤。即便他們不爭,也會有人幫他們爭,如此才能維持武安郡穩定。沒戰亂,當官的當官,收租的收租,就是老百姓,也可以安安穩穩種田!”

“李家已經勢在必行!縣令支持,那就容易些,縣令不支持,那就難一些。他們是沒有回頭路了,此時隻能神擋殺神,佛擋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