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食用粗糧誤區(1 / 1)

長期過量吃粗糧吃出麵如菜色

吃粗雜糧好處多多,重視養生的人都耳熟能詳,糙米、玉米、黑豆、紅薯成為“健康飲食”的代名詞,但偏偏吃粗糧吃出一幫子“麵有菜色”的人,他們犯的錯誤叫過猶不及。

粗糧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吃得“麵有菜色”,就是纖維素吃得太多,營養不良的典型表現。營養學家解釋道,長期過量地食用粗糧,會影響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注意,導致這些問題的前提條件是“長期過量”。現代人精米白麵,大魚大肉,每天適當地攝取粗糧是很有必要的,隻要注意粗細搭配。粗糧還要搭配營養豐富的食品食用,例如魚類、奶類、蛋類等。

此外,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可以把粗糧細作,例如把粗糧熬粥後再進食。對普通人群而言,精製糧與粗糧的比是6:4為最佳狀態。但對於下表中的人群,吃粗糧量的量還可以根據自身狀況適量減少一點。

六類人少吃粗糧

重體力活動者粗糧含的熱量比普通糧食低,蛋白質、脂肪少,很難全麵提供從事重體力勞動者需求的均衡營養素。

老人和小孩老人消化功能減退,孩子消化功能未完善,消化大量的食物纖維對於胃腸是很大的負擔。

發育期青少年生長發育對營養素和能量有特殊需求,對於激素水平有生理要求,粗糧阻礙膽固醇吸收和其轉化成激素,也妨礙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患消化係統疾病者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胃潰瘍,進食大量粗糧易引起靜脈破裂出血和潰瘍出血。

免疫力低下者攝入粗糧過多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髒、血液等髒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缺鈣、鐵者粗糧裏含有較高的植酸和食物纖維,可結合鈣、鐵等元素,減少這些元素的吸收。

粗糧吃太多會傷骨頭

粗糧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消化,增加飽腹感,很受減肥人士的歡迎。但是,長期進食過“粗”,會影響人體機能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以至造成骨骼、心髒、胃腸等髒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青春期少女如果過量進食粗糧,會使其他食物中的膽固醇隨著纖維素一起排出體外,導致女性激素合成減少,影響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

所以粗糧要細吃,即把粗糧熬成粥或者與細糧混起來吃,此外,吃粗糧時要注意多喝水,因為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後盾,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